牵一只蜗牛去散步: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得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每次总是挪那么一点点。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 “人家已经尽了全力!”我拉它,我扯它,我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
回首往事,当我还是小孩时,我觉得我就是一只蜗牛,被父母强牵着走。小时候的我渴望从父母家人身上获得爱和赞同,我也常常要改变自己去满足或适应大人的要求。内心常有羞愧,觉得自己好无力,不够好,甚至是错的。我的恐惧来源于父母紧张或不稳定的情绪,被批评,被比较,感觉大人不觉得我的存在,或者必须接受大人的建议。我觉得自己是那只可怜的蜗牛。
然而,多年以后,我又情不自禁的扮演了这样的父母角色。扪心自问,我是不是让我女儿也恐惧呢?我牵着这个小蜗牛散了7年的步。她小小的年纪,被我安排已经学了4年的英语,上了中福会的表演班已有3年,选上了校篮球队每周有8小时篮球训练......。她累吧?感觉无力抵抗吧?她内心也害怕我的责备吧?一年级了,作业不少,在做作业的时候,她有时会打哈欠,说累了,不愿意学习。我催过她,责备过她。但是她反弹,她任性,使用一般孩子保护自己的方法。
我恐惧什么?恐惧她比不上别人,让自己蒙羞吗?我也为她的一些让我不开心或不满意的行为而愤怒或悲伤吗?我是想从她身上弥补我童年时候没得到的尊重,关爱和了解吗?这个内在小孩影响了我的童年,现在还在我后代中重演。我是不是该直面这个恐惧,拥抱它,将它变成爱了?我应该反思自己的方式,我需要更多的换位思考。她为什么总是跟我作对?是不是我对她要求太高,给她的赞美太少?是不是我没有认真考虑过她的感受,听取她内心的语言?想想,这么多年,我给到她的赞扬却是那么的吝啬。我还忽略了她的努力,她的感觉。虽然早就知道碰到不听话的孩子,需要控制自己的脾气,但是我却没能做到。
在成长路上,父母是孩子的首任和重要的老师,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恐惧,而去让孩子都跟着我们的意愿去走。我们需要拥抱这个内在小孩,化恐惧为喜悦,爱,恩典,自信,宁静。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需要考虑她的感受,考虑她的兴趣,她的强处短处,她的能力,她的喜好。需要跟她好好沟通,而不是一味的以自己的步伐要求,让她累,喘气,受伤。还需要以欣赏的目光去看她,守护她,哪怕是只走了一点点的路,而不是催她,责备她,毕竟她有她自己的步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