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端被提及十七岁的梦想,我翻遍记忆找到这本书,以及一堆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
故事不长,让我讲给你听。
这本书确实是出现在我十七岁的生命,往事回想起来,都仿佛是这般安排好的。书背面有一个人推荐这本书的理由是——再没有一个人能像萧红一样把饥饿写得那么深刻。
这样就决定了我和这本书的初遇。看完以后觉得还是不过瘾,去找了网上萧红写过的关于饥饿的句子,粘贴如下:
他们被父母生下来,没有什么希望,只希望吃饱了,穿暖了。但也吃不饱,也穿不暖。
逆来的,顺受了。
顺来的事情,却一辈子也没有。
——萧红《呼兰河传》
假若有人问他们,人生是为了甚么?
他们並不会茫然无所对答的,
他们会直截了当地不假思索地说了出来
[人活著是为吃饭穿衣。]
再问他,人死了呢?
他们会说:[人死了就完了。]
——萧红《呼兰河传》
带著一元票子和一张当票,我怏怏地走,走起路来感到很爽快,默认自己是很有钱的人。菜市,米店我都去过,臂上抱了很多东西,感到非常愿意抱这些东西,手冻得很痛,觉得这是应该,对于手一点也不感到可惜,本来手就应该给我服务,好像冻掉了也不可惜。走在一家包子铺门前,又买了十个包子,看一看自己带著这些东西,很骄傲,心血时时激动,至于手冻得怎样痛,一点也不可惜。路旁遇见一个老叫化子,又停下来给他一个大铜板,我想我有饭吃,他也是应该吃啊!然而没有多给,只给一个大铜板,那些我自己还要用呢!又摸一摸当票也没有丢,这才重新走,手痛得什么心思也没有了,快到家吧!快到家吧。
——萧红《商市街》
第二次也打开门,这次我决心了!偷就偷,虽然是几个「列巴圈」,我也偷,为著我「饿」,为著他「饿」。
第二次失败,那么不去做第三次了。下了最后的决心,爬上床,关了灯,推一推郎华,他没有醒,我怕他醒。在「偷」这一刻,郎华也是我的敌人;假若我有母亲,母亲也是敌人。
——萧红《商市街》
轻轻扭动钥匙,门一点响动也没有。探头看了看,「列巴圈」对门就挂著,东隔壁也挂著,西隔壁也挂著。天快亮了!牛奶瓶的乳白色看得真真切切,「列巴圈」比每天也大了些,结果什么也没有去拿,我心里发烧,耳朵也热了一阵,立刻想到这是「偷」。儿时的记忆再现出来,偷梨吃的孩子最羞耻。过了好久,我就贴在已关好的门扇上,大概我像一个没有灵魂的、纸剪成的人贴在门扇。大概这样吧:街车唤醒了我,马蹄嗒嗒、车轮吱吱地响过去。我抱紧胸膛,把头也挂到胸口,向我自己心说:我饿呀!不是「偷」呀!
——萧红《商市街》
萧红说:“我一切悲剧的源头不过是因为我是一个女人。”(记不太准确)
她一生着实辛苦,流转于南方北方,流转于国内国外,流转于每个不珍惜她的男人。就是这样的人,才能体会得到那种饿,和自心底而生得一种寒凉。
我曾有过饿肚子的经历。当时正在备战高考,为了节省时间,晚饭往往草草了事,但晚上却是要熬夜的,于是经常在半夜两点的时候,思维就开始打结。满脑子开始回忆曾经吃过最普通的吃食在嘴里被慢慢咀嚼时的感觉:馒头的质感、菠菜咬一口漫在口腔的汤汁,肌肉偶尔卡进牙缝……真的只是去想,细致入微地去想,就好像正在吃一样。而可能恰逢寒冬腊月,我开着窗子站在窗边,任由北风鞭挞着我昏昏欲睡的神经。如今想来,那时确实是几夜几夜地就这么过去,最后考上南京大学。
所以当时,在我读到萧红把脚伸到炉膛子里去取暖,在商市街摸着口袋里的钱穷开心的时候,我的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萧红这个女人,终其一生来看,她也只是想要温饱而已。这个“温”是炉膛子温暖的感觉,同时是爱人的怀抱,这个“饱”是可以吃上东西的愉快,也是精神的充实。
可是,就像林俊杰在歌里唱的:好时光都该被宝贝,因为有限。
她这些都得到过,但是都不长久。
我也是。
在十七岁那年,我的精神彻底荒芜。
当时正在备战高考,说是“荒芜”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办法理解。精神上的荒芜同知识上地匮乏完全两码事。
让我意识到这件事的是我的梦。
我常常整夜整夜地做梦,没有一天清静。这些梦都是没有内容的,很多只是一个场景。我梦到过独自一人从一楼跑到六楼,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要跑;我梦到过自己坐在一个陌生的小店吃面,面没有来,小店氤氲着雾气,而我静静等待一个朋友,我不记得他的名字,我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来,我只知道我要等他,我必需等;我还梦到过自己一个人旅居沙漠,其实沙漠是我的家,我不应该有那种疏离的感觉,但是满眼的荒芜还是让我心颤……
每一个场景都好像是《等待戈多》的脚本,或是番外。
那段时间,是看不进去书的。我记得我总是会用晚自习开始的半个小时读课外书。长时间坚持,看完《文学回忆录》、《我与地坛》,还有这本《有着青春的时候》。看是在看,当半个小时过去,新闻放完,班里的躁动平复下来,我看过的东西就要被格式化封存,再义无反顾地扎近题海。
精神上“饱”的感觉彻底与我绝缘。
那段时间我常常想到死亡,但只是想想。
后来在离我十八岁生日还有两个月时,另一件事情发生了……
我一直以为精神契合的朋友提出要离开,彼此不见。
很多人可能不能理解,当时的我孤身一人在北京读书,亲情和友情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我对她的感情很复杂,复杂到平日里关于她的小事都不能处理得当,这可能是她离开的原因之一。我们因为喜欢写作而在一起,后面因为各种原因而分开。
我的人生随着十月的天气一起迈入漫长的寒冬。
和她在一起的时候,我很开心,就算是不开心也可以变得开心,日子就这么清水煮茶般过去。再加上有高考这个拦路虎,旁的情绪都是被缩小的。可能和一个人呆的久了,你和她在一起的感觉会变成一种积习,难改。突然有一天,她毫无预料地离开,独留我接着在过往难改的积习里缠绵,这时候,我突然我发现,我想念她。这种想念让我对北京偶至的寒潮疏于防备,在心灵上大病一场。
于是,我就在不曾“饱“过的背景下,失去了另一个我极其珍视的东西——“温”。
到现在还记得,在十八岁生日之前,我的生日愿望都是希望自己可以考去北大,可经历了这一段波折之后,我的愿望变成——
希望可以有一个相濡以沫的人,
希望终止每晚不断的梦,
希望可以不在北京上大学。
后来想想,人生的幸福,说到底不过是“温饱”而已,再多的追求都只能是锦上添花,可吝啬的命运,却要让你尝遍世间的苦辛,然后依然有能力去笑对生活。
我十七岁时候的梦想是温饱,那你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