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古代科举闯六关,看看你冲到第几关

古代科举闯六关,看看你冲到第几关

作者: 粉笔老怪 | 来源:发表于2022-09-24 01:29 被阅读0次

    文章有点长,4000多字,但真的很有用,建议收藏。

    科举就是考试。

    考试是为了选拔人才,培养官吏。

    这项制度从隋朝发明出来以后,

    就不断茁壮成长,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制度。

    一  科举制好在哪儿?

    科举制的好处在于:它比以前选拔人才的制度好。

    那么以前的制度是什么呢?

    最早的叫世袭制。

    世袭制,就是拼爹。

    你父母是高官显贵,孩子就会也是,继而影响孙子,重孙子。

    后来稍微有点远见的统治者发现,完全搞世袭制,人才不够用啊,

    于是发明了荐举制。

    这样一些人才可以通过那些高官的荐举制的上升通道进入社会中上层。

    在荐举制的基础上,到了魏晋时期,

    具体而言,是从名声很不好的曹丕开始,

    出现了大名鼎鼎的九品中正制。

    这个九品中正制就是把人分成上中下三等,

    然后再在此各自分上中下三类。

    所以当时“中正”这个官职的对别人评价就很重要。

    由此延伸出了《世说新语》这样,专门对人评头论足的书籍。

    如果中正这个人很好,确实能推荐很多优秀人才。

    但一个人的眼光总是有限的,

    所以无论如何也会有遗漏。

    而科举制解决了这个问题,你愿意来考的,我都不限制你。

    更重要的问题在于,这种制度可以根据王朝的需要来变化考试的内容,

    从而选拔出想要的人才。

    这样对国家有利,对百姓个人也有利,但对谁不利呢?

    对那些贵族的地位是一个威胁。

    唐太宗看到很多人都进入考场的时候说,

    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但初唐时期的贵族势力庞大,

    那些寒门子弟在朝中基本不怎么受待见。

    这种情况到了武则天时期有了一个大的变化,

    因为武则天面临李唐贵族的普遍反对,

    所以不得不广开科举,启用大量寒门子弟干活儿。

    有了可以替代干活儿的人,武则天血腥的镇压开始了。

    但科举制的真正盛行,还得等到宋代才算普及开来。

    因为宋代皇帝发现,

    寒门百姓子弟考中后,

    既无根基,也无门无派啊,

    唯一忠诚的对象是皇帝。

    这样对政令实施,

    国家统一有着极大的好处。

    所以皇帝不遗余力的劝学,

    宋真宗还留下《劝学诗》。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啊!

    从此宋代以后,知识分子,

    也就是文人士子阶层的组成人员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二  科举要闯多少关?

    今天的电视剧动不动就是状元游街,

    贵族女抛绣球招亲,

    光宗耀祖之类的宣传。

    能得到状元荣誉的人,

    相对于千千万万的读书人而言,

    实在是一项至高无上的荣誉,

    因为这纯属于小概率事件。

    先来看第一关:父母关。

    这一关,是前提条件。

    什么前提呢?

    1、身体不能有残疾并且最起码智商正常才行。

    因为残疾非常影响国家形象,所以古代不允许有残疾的参加科考。

    你可能会想到宰相刘罗锅啊,

    那是民间传说!

    当然残疾人中很可能有非常聪明的人,非常努力的人,

    但科考的门槛就是这样。

    2、父母没有犯罪记录。

    如果有犯罪记录,孩子是不能参加科考的。

    3、父亲没有做吏的。

    这个比较难理解,今天我们讲官吏是一起讲的。

    但古代官是官,是国家认可的;

    吏是官来雇佣的。

    区别在于什么?

    统治者认为:

    官有信仰,吏没有信仰。

    比如宋江这样的,就不能参加科举。

    宋江

    4、父亲不能经商。

    民分四等,士农工商。

    从韩非子那里开始,

    他认为商人不创造价值,

    还剥削百姓,

    所以商人属于贱民。

    既然如此,不仅在衣食住行上要限制商人,

    连孩子都不能参加科举。

    5、父母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古代男性是主要劳动力,种地开荒担担子。

    要腾出一个人来连续读书十多年,

    不仅不创造价值,还要吃饭,

    还要买笔墨纸砚,还要请先生,上私塾,

    所以,连饭也吃不上的,读书这事儿就算了吧。

    但也有折中的方案,因为古代的宗族意识比较强,

    一个大家族中,总会有比较富裕的人,

    出于家族荣誉或者长远打算的考虑,

    会负责整个家族孩童的教育,

    挑选出有天赋的孩子来,继续读书。

    私塾读书

    这时候,私塾的老师,

    就会教给孩子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龙文鞭影、声律启蒙等蒙学的书。

    如果在这么小的时候背书都很费劲儿,老师也就不勉强了,

    该种地种地,该放羊放羊去吧。

    蒙学之后,能跟上趟的孩子开始交给写字,

    然后从对对联开始,写诗,

    继而是写赋,写八股文,

    最后是结合实际问题来写策论。

    诗歌,赋,八股文都是要求声韵的,

    所以今天的人要想读懂古人的文章,

    没点声韵,平仄的基础,

    就少了一层技术层面的理解。

    至于策论,差不多相当于今天的申论。

    要求就某一个实际问题来阐述对策。

    所以,蒲松龄在忙着写聊斋志异的时候,

    大家都认为他是不务正业。

    聊斋志异

    同时,很多经典著作的作者往往出现化名,比如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到底是谁?现在学术界正儿八经的候选人就有十几个了。

    还有作者不详的事儿也很多。

    比如三国演义的作者,大家都知道是罗贯中,但罗贯中的资料很少;

    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吴承恩的资料也很少。

    这些都是因为那时候科举考试不考小说,并且被认为是很庸俗的事情。

    第二关 成为童生

    这个童生考试的授予资格是知县和知府地区的考试。

    如果通过了县试和府试,那么就被授予一个“童生”的资格。

    行百里半九十,很多读书人就这样做童生,一直做到五十岁,六十岁,七十岁,还是爬不上去,于是就被一直称为童生。

    这的确是一件让人很难堪和尴尬的事情。

    第三关,成为秀才。

    在童生里面再考试,这考试是该地区的“学政”来主持,

    通过了这个考试,才能成为秀才,或者称为生员。

    如果是该地区本轮考试的第一名,

    那就有了一个比较光荣的称号“案首”。

    还是蒲松龄,当年年轻气盛,

    一鼓作气,凭借一篇《早起》,

    成为案首。

    应该说,蒲松龄当年那也是激动开心了好一阵子呢。

    蒲松龄(着贡生服,非官服))

    成为秀才是追求功名的起点,是第一步,前面的都是预备队。

    因为秀才个人的赋税和徭役可以免除了。

    另外见了低级的官员不用跪下磕头了,

    如果犯了罪,要用肉刑,必须禀告上级,革除功名以后才能动刑。

    但秀才内部也是要根据成绩来分类的:

    第一类叫廪膳生员,简称廪生。

    名额有限,一个县城里面定额20人,州学里面定额30人,府学里面定额40人。

    为什么有限呢?因为这些生员是公费的,政府是要提供钱粮的。虽然不多,但温饱基本可以解决。

    还有两类叫增广生员和附学生员,简称增生和附生,是自费生。

    本来名额也是固定的,但后来成为了当地教育部门创收的手段,所以人员就越来越多了。

    当然,读书读到了这个份上,肯定是想着继续前进。

    而下面的一步是普通读书人非常非常关键的一步,就是乡试。

    第四关,成为举人。

    为什么说这一关特别关键呢,

    你看看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就知道了。

    中举之前,天天饿得头晕眼花,被老岳父骂得狗血喷头。

    中举之后,所有人都毕恭毕敬了,送银子的,当仆人的,送宅子的,蜂拥而至。

    范进中举疯癫图

    为什么?

    除了不加肉刑,不磕头,入家谱外,更重要的是因为举人享有减免名下土地赋税的特权和做官的权利了。

    第一个特权太厉害了。

    当时明清二代的赋税,正常时期在二十税一,就是百分之五的税。

    如果范进名下的土地免赋税,就会有人把土地主动送给范进。

    每年交给范进的粮食比百分之五少一些就很满足。

    所以范进同学,从此摆脱了贫寒。

    第二个特权就是有机会去做学官或知县了。

    当然,因为学习成绩不够好,可能只能在基层混来混去,

    高升的机会极少,去富饶的县城做知县的机会也少,

    非常有可能是去的是穷山恶水狼虫虎豹刁民土匪的产地。

    那么怎么才能成为举人呢?

    很简单,继续考试。

    还是八股文那一套。

    时间是每隔三年一次。

    每年的八月份考试,

    俗称秋闱。

    参加的人员就是各地的秀才吧?

    对!

    但,千万别忘记有一批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他们是国子监的监生。

    国子监

    国子监的监生由两类人组成:

    一类是官二代组成的荫生队伍;

    一类是优秀的秀才们组成的学霸贡生队伍。

    这批人类似于国家某某大学附属中学基地班,想想就很牛叉。

    八月的九号,1十二号,十五号,考三天,

    接着批卷发榜。

    一般而言,考试完,间隔时间越短发榜的,猫腻就越少,

    拖得时间越长,就越容易出问题。

    如果很幸运的,在本省的这轮考试中得到了第一名,

    那就会有一个特殊称谓:解元。

    比如大名鼎鼎的唐伯虎,就是在乡试中得到了解元。

    唐寅,字伯虎

    但说实话,文无第一啊,

    文章好不好,主考官也在做一个艰难的决定。

    举人的录取人数是非常低的:

    一个小的省份录取50人左右,

    大的省份100人左右,

    三年才考一次!

    想想,竞争压力很大啊。

    因为放榜的时候,正值桂花飘香,

    于是这次考试有了一个诗意的名字:桂榜。

    桂花

    考中的举人们,会有当地的巡抚来主持一场宴会,名字很好听,

    叫鹿鸣宴,大家一起唱鹿鸣那首诗。

    对,就是那首: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还要跳魁星舞。

    大家看看掌管人间文运的魁星长啥样?

    魁星

    太吓人了!

    真应了今天的一句话,人丑要多读书!

    考中了举人,大多数人,差不多可以歇一口气了。

    不是不想考,

    是因为年纪差不多了,身体不允许再继续奋斗了!

    但也有很多很悲壮的,很执着(就是认死理)的人。

    乾隆年间,有一位山东章丘八十多岁的老秀才,还去参加举人考试呢!

    唉!

    多少人为了举人的名号拼尽了一生啊!

    考上举人之后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下面能和你竞争的人更少了!

    坏消息是:能和你竞争的人都是久经沙场的高手!

    离梦想和光荣更进了一步,加油!

    第五关,成为贡士。

    贡士,和伟大的皇帝更近了一步。

    要想成为贡士,要经过会试。

    为了表示对这考试的重视,

    要在京城的贡院里考试,

    内阁大学士做主考官。

    考试时间为春季二月份的九号,十二号,十五号,

    放榜的时候,杏花开放,所以有了另外一个诗意的名字,杏榜。

    被录取的称为贡士,贡士中的第一名称为 会元。

    终极考试,我来了!

    第六关,殿试。

    主考官:百姓的精神领袖和世俗权力领袖-皇帝。

    考试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策论。

    考试完,根据文章,把贡士们分为三甲。

    第一甲:赐进士及第,只录取三人,

    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人数不定。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人数不定。

    状元帽

    下面有趣的循环开始了。

    第一名状元郎,去做翰林院修撰。 注意,撰就是可以写东西了。

    第二名,第三名去做翰林院编修。注意,只能编,不具备写的资格。

    第二甲和第三甲的人再考,擅长文学的去做庶吉士,其余的去六部实习或去做知县。

    庶吉士三年后,再考,选出来,再分去翰林院或去做官。

    所以庶吉士类似于一个人才储备库,流动站。

    三 结语

    考中了秀才,只是功名的起点;

    考中了举人,解决了生存的问题,可以比较体面的生活了;

    考中了进士,已经是社会的上层了,

    进了翰林院,已经进入了帝国的权力核心圈了。

    这时候,已经不需要再考虑的温饱问题,

    而是可以考虑实现圣贤书中所教给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了。

    当然,这只是一种理想。

    因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饱读诗书的知识分子内部也是一样。

    可能要面临权术、朋党、内忧、外患、贬谪等诸多问题的困扰,

    甚至会搭上性命。

    但毕竟还会有人去追求理想,为理想而努力,

    让圣人教导的大同梦想离人间更近一点,更近一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代科举闯六关,看看你冲到第几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cjo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