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已经是第无数次,小雨哭着给我打电话了。
大多时候,议题是自责。
这次是她十个月的女儿,蛀牙了。
“她才这么小,蛀牙将来会引起很多疾病的,换牙的换的不是好牙。”
“我自己小时候门牙就是氟斑牙,黄黄的,特别自卑,不敢大笑,我不想她将来也这样”
“怎么会蛀牙,我已经很在意清洁了。从出第一颗乳牙开始,我就每天用纱布给她蹭,怎么还会出现这种情况”
“是不是因为我补钙补得不够,是不是因为我们家净水机,把水净化的没有矿物质了,是不是我我给她护理的不好”
关于这些问题,我并不专业,不会回答。
她告诉我,也不是为了寻求专业意见,只是想让自己的自责有个出口。
她想让我告诉她,这不怪你,真的不怪你。
孩子肠绞痛,她自责孕期吃过垃圾食品;
孩子起湿疹,她自责给孩子穿的太多,捂出来的;
孩子4个月还不会翻身,她自责是剖腹产,孩子肢体不协调;
孩子有时不爱咿咿呀呀的“说话”,她自责陪伴不够。
其实像小雨这样的妈妈太多太多。
千丝万缕的牵挂,无时不刻的精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孩子稍有不妥,就神经紧绷,把一切的原因,都归咎于自己身上。
2
伊能静曾经在录制节目时一时疏忽,失手让女儿米粒意外从婴儿座椅上摔落。
结果她先是“吓傻”,之后更是自责大哭,对米粒连说“对不起”,甚至躲到厨房抽自己耳光。
很多网友说她作秀,但是养过孩子的才明白这种感觉。
我宁愿自己摔十次,也不愿你磕一下。
在这条新闻下,看到很多这样的留言。
雪夏:不当妈不会理解和体会孩子小时候当自己面摔下去得那种心情!我女儿第一次会翻身的时候是半夜,我以为她还不会翻身,结果半夜正睡着,听见咚一声,吓得我哇哇的边喊边把孩子从床下抱起来,她哭我也哭!折腾半天!
平淡是真:我儿子八个月时感冒打吊针,护士前后扎六针都没扎好,脑门、两个手臂、脚底都试了,心痛死我了,忍不住哭。从来不和人吵架的我把护士骂了一顿,果断转到其他医院,现在还自责没提前打听医院口碑。
烟雨江南:我女儿刚会走路时摔了一下还把额头摔出了一条缝,直到现在还有一个明显的疤痕,真是要让我内疚一生,所以很能体会伊能静当时的感受!
鬼半又又:当了妈妈之后特别懂他的感受,儿子从床上摔下去心疼的我跟儿子一起哭,抱起来哄半天,自责得想打死自己!
这些网友留言,能读到热泪盈眶的,一定是做过妈妈的。
3
其实,自责是一种消极情绪。
这种无时无刻的注视,给孩子带来无形压力;情绪的随时爆发,更给家庭成员带来伤害。
心理学上,认为自责是一种“自我归因”:你认为事情出现问题的原因在于(或大部分在于)你。
在孩子的问题上,一般的自责有两种情况:
[if !supportLists]1. [endif]当事情真的是因为你而出现问题时,你自责,这很正常。每个人都有自尊,失败降低了你的自尊,挫败感与愧疚感的出现理所当然。
这时候的自责,给你前进的动力,让你明白你还有不足,你还必须努力提升自己。这样的自责,是积极的。
诸如摔倒、误食这种,确实是属于“失误”,家长需要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还有加强的空间。
比如看孩子时候不要走神,不要玩玩手机,床上装个护栏。
如果已经看护到位,孩子还是摔倒了,那也不必太自责。磕磕碰碰,摔摔打打,对于孩子的成长,不是什么坏事。
2. 还有一种情况:事情失败并不是(或几乎不是)因为你的原因而失败,但是你却由此强烈的自责。这时候,你的心态就有问题了。
你错误地夸大地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导致当失败出现时“自我归因”过于强烈。
真正需要家长放宽心的,是这种心态的问题。
每一个有娃的家庭都会有一个噩梦——孩子生病。
孩子感冒发烧,咳嗽流鼻涕,平常上蹿下跳的小精灵,变成了霜打的茄子。
每到这时,每一位妈妈心都会揪成一团,把孩子生病的原因归咎在自己身上。
是不是自己带回来的病毒?
是不是给孩子穿的过多还是过少?
是不是最近吃的不好,孩子抵抗力不好?
是不是带出去玩的时候,吹到风了?
孩子生病的时候,家里的每一寸空气都是紧绷的,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但是其实静下来想想,每个人抵抗力不同,在同样的环境下,有人生病,有人没事,这不都是正常的吗?
诸如孩子吃的少了、会爬的慢了、偶尔拉肚子了、便秘的问题。并不是什么原则性的大问题,只是孩子的个体差异性。
还有一些家长都会迷信一些“数值”,每天吃奶量800毫升,3个月会翻身,100天能笑出声……
而自己的孩子却吃的少,行动慢,是不是自己哪里做的不好?
这些所谓的“数据”,大都是一些通过实验或者统计数据的平均值,大于或者小于都是正常的。
况且,太早、太多,并不一定是好的。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进度条,都有自己的独特点,和其他孩子没有可比性,更不是谁的错。
4
英国知名作家William Golding写过这样一段话:
无论你给一个女人什么,你都会得到更多回报。
如果你给她一个精子,她会给你一个孩子。
如果你给她一个房子,她会给你一个家。
如果你给她一堆食材,她会给你一顿美餐。
如果你给她一个微笑,她会给你一整颗心。
她会使你给她的东西放大和倍增。
那如果你给她,她自己呢?
她好像忘了她自己。
很多妈妈都会犯这个毛病——忘了自己,忘了给自己宽容与温暖。
顺应孩子的成长规律,不用过多干涉与过于精心的呵护,自责更是害人害己。
电影《心灵捕手》中,最终让威尔释怀的,是西恩抱着他的胳膊,一遍一遍的告诉他:那不是你的错。
这句话,我们也需要对自己说。
告诉那个拼命挣扎,焦虑不已的自己:那不是你的错。
女子本弱,为母则强。
为人母焦虑最多的时候,是护不了孩子周全。
其实你已经很好,其实,那不是你的错。
停止自责,是每一位妈妈的必修课。
作者简介:妙黛,在体制内挣扎的非自由撰稿人,一个只写走心文字的90后姑娘。
个人原创公众号:妙黛有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