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明朝那些事儿》一
记忆中,第一次听说洪武大帝朱元璋还是在初中,那正是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的时候,只知论长相,他是入不了眼的,论作风,八股文禁锢思想,胡惟庸惨案,派人偷听人家谈话,印象自然是极差的。
在那个以考试为上帝的时期,朱元璋就被我这样定了“死刑”,一直说爱历史的我,竟是如此肤浅的。
止步于此,迟迟未深入,历史,是浩渺的,是枯燥的,费时费力,不如远观不亵玩的好.
大二那年,恐是天公眷顾,突发奇想在微信读书上看到《明朝那些事儿》点击率排榜首,对这种排行首位的书籍向来是好奇不已的,点开翻阅,读到鄱阳湖大战之际,甚觉胸口郁闷,果断弃书,再一次与深入了解朱元璋失之交臂。
直到最近拿起这本书,一口气读完,却不知怎的突然就想读的狠,越读越想读,不读心痒难耐,我想,应该是缘分到了,古人对某些难以解释之事就论一个缘字,虽觉有些荒谬,但又不得不连连点头称赞。当然更是离不开作者明月先生的功劳,幽默诙谐的文风,以及对事件本质的剖析。
现在是时候重塑对洪武大帝的印象了,虽然迟了些,但作为一代枭雄,又岂会跟我般后生见识呢?
赤手空拳到单枪匹马凭借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建立了庞大的帝国,放在今天,无疑是一部励志大片
潜龙勿用
今有毛泽东于湖南第一师范求真知,从有字之书当中学知识,从无字之书当中悟真理,走四方,洋溢着激情和热血。
古有朱元璋化缘三年,失去生命的尊严,饱受生活的压迫,明白了自身的力量才是最强大的,在路上实现了自我的觉醒,没有什么比失去父母和狗抢饭吃,被人唾弃更令人痛苦的事情了,朱元璋把这个最让人脆弱的地方变成了最强大的力量的来源。
是的,即使你拥有人人羡慕的容貌,博览群书的才学,挥之不尽的财富,也不能证明你的强大,因为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现龙在田,利见大人
朱元璋孤身一人投奔郭子兴,刚开始被威胁是奸细要去拉出去杀头,但朱元璋眼睛里没有一丝慌乱,有的只是镇定,如同杨昌济说毛泽东,时时刻刻他的眼睛里都是发着光的,有些人似乎眼睛里藏的东西都是跟人不一样的.
就这样,他被留下来了,在这里充分发挥了他的才能.此之准,看看吧!这些人的名字:徐达、汤和、周德兴等.哪一个没有成为明王朝的开国元勋.
唐时的黄巢在考试落榜后,站在长安城门前,惆怅之余,豪气丛生,作诗一首,大大的有名——《咏菊》:
〖待得秋来九月八,我花开时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数年后,他带领着十余万大军,杀进长安。
此时的朱元璋,站在濠州的城门前,看着自己身后的二十四个人,他知道,迈出这一步,他就将孤军奋战,或者兵败身死,或者开创霸业。
或跃在渊,无咎
鄱阳湖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陈友谅,有时候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跟当年的曹操一样,陈友谅用铁链把船连在一起,最后被一把大火烧为灰烬,以及盐贩子张士诚成为俘虏.
朱元璋的敌人陈友谅和张士诚成为了地方上的霸龙,且止于此!朱元璋胜利了,成为唯一能与元匹敌的巨龙。
飞龙在天
在朱元璋的心里,埋藏着对元的刻骨仇恨,朱元璋失去了他的父母,家破人亡。自己流离失所,乞讨度日,不得已才去造反。
是时候算总账了.龙要开始腾飞了
亢龙有悔
四十年前,一群出身贫贱却胸怀大志的年青人,为了生存和理想,挺身而出,经历千辛万苦,推翻暴元,建立了大明王朝。他们曾经憧憬过未来,也曾互相许愿,以荣华相见。在走向成功的路上,有人死去,有人活了下来。
几十年的刀光剑影和斧声烛影,当年的朋友都远去了,有些是为自己而死的,有些是自己杀的,想来所谓孤家寡人,就是如此吧!
高处不胜寒,大抵就是如此吧!
后记:开始比什么都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