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夏天,上海图书馆。从大厅走到底,右侧的借书区,文学类书架,我发现了一本没有封面也没有馆藏盖章的书。也许大家会说,印章位于封面,封面掉了。或它并非馆藏书籍,是某个读者遗落的私物。
但扉页上有这么一行中英双语,不知哪个捣蛋鬼涂上去的,大概在开玩笑。
My name is Book of Books.
“我,万书之书。
Look on my works, ye mighty, and despair!'
盖世功业,令尔辈绝望!
再翻一页,没有目录,却出现了烫金的意大利体Bible(圣经),显示页码316。
真是诡异。
316后一页是1984,非常大的德文Manifest der Kommunistischen Partei(共产党宣言)。下面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一个幽灵,在欧洲游荡……”
我认得这句,确为共产党宣言原文。但再往后翻就令人咋舌了——第9¾页,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所有的页码混乱不堪,我隐约还记得一些:
42,银河系漫游指南
612,小王子
130,史记
最后一页是八位数的,用西班牙语写着El libro de arena(沙之书)。
莫名其妙……没有出版社、没有编者、没有ISBN,仿佛把许多中外著作的打印稿裁剪好了装订到一起。如此大杂烩非我所欲,便将之放回了书架。
第二天,在图书馆左侧的科技图书区又看到了这本书,扉页依旧是那行斜斜的手抄双语。可第一篇却变成了古兰经,第二页也不是共产党宣言了,乃柏拉图的理想国,赫然醒目。再往后乱七八糟什么都有:忏悔录,恶之花,纯粹理性批判,伤寒杂病论,蜀山奇侠传……简直无所不包。
那段时间,我隔三差五就会撞上此书,好像撞了鬼,于图书馆的不同楼层,如影随形,挥之不去。依旧没有封面,依旧斜斜的手抄字在扉页,内容却千变万化,绝无重复。我甚至怀疑它们是一个系列丛书中散落下来的不同单本,可是除非批量印刷,岂会有人将同一行字以完全相同的笔迹写到不同书上?或者从某种意义而言——绝不可能有人渡过同一条河流两次。
直到许多年后,我结识上海图书馆负责编目的某员工,他告诉了我真相。
有个青年,立志将上图所有的文科类藏书读完。于是,你能看到他去年的借书记录4223本,大数据统计他是一年内借书最多的读者。他有个怪癖好,每读完一本就将其打印,集数本成册,然后把这些大册子藏到图书馆各个角落,更神奇的是我们普通员工没有权限入内的区域,比如古代文献室,也发现了他的“杰作”,纳闷他如何溜进去的。
扉页上的字也是他写的吗?
好像是的……就这样孜孜不倦地制作着“大册子”——他称其为万书之书,直到某天忽然消失了,他再也没出现过。却兴起了流言:谁读完所有的万书之书,谁便通晓了一切宇宙真理,明辨历史,预知未来,最终遁入永恒,成为不灭的传说。因为在那时,你已脱离了个人,不再是你所认识的自己,而是精神宇宙观看自己并发展自己的一种能力,而它所借助的,正是我之自我。你尚且能做的,仅仅是向自我的展开,这种展开是绝对必要的,以便让宇宙能在这个自我中找到其自为之在。
非常费解对不?我读的原文,是有人从某本万书之书里看到的,他觉得很玄乎就拍照传给我了。然而谁都不清楚一共有几本这种大册子,那青年还存在之时(姑且用“存在”两字描述,因为他几乎从不与人言谈,他只和书打交道,他就像虚无本身)曾说过——你读的书并非你真正要读的书,而你读过的书会随着时间的推进,化作你没读过的书。一本书即是万本书,永无读完之日。所以,陷入无尽的痛苦吧!万书之书,令尔辈绝望。
扯淡吧!真以为集齐了就天上地下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了?小孩子都不上当的把戏会有人信?
别急着否定,你看,这座图书馆的读者络绎不绝,许多人魂不守舍,似乎在竭尽全力找寻着什么。因为他们知道另一个魔咒:万书之书又叫生命之书,只要你翻阅过此书,你的余生就无法抗拒阅读。若一天不读,你会死去。唯有读书,生命才能延续,并感染你的后代,生生不息。
是的,你已开始阅读……
以上摘自《万书之书》第一百四十一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