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注释应该轮到解释地名了,也就是这出大戏开始的地方。选择了因斯布鲁克(Innsbruck),是因为蒂罗尔(Tirol)这个地方在历史上和现实中都充满戏剧性,并且与「周边地区」互动频繁。先贴个一战后蒂罗尔地图:
一战之后的蒂罗尔这个图是本位面1888年蒂罗尔全境,一战之后奥地利只剩下红色部分了,也就是「北蒂罗尔」和「东蒂罗尔」,首府就是「因斯布鲁克」,东部「县城」是「林茨」(Lienz)。最南边的蓝色部分,是意大利的「特伦蒂诺」(Trentino)。这些都没有「争议」。而中间黄色的部分,奥地利方面称为「南蒂罗尔」,意大利方面称为「上阿迪杰」(Alto Adige),首府奥地利称为「波岑」(Bozen),意大利称为「博尔扎诺」(Bolzano),是如今意大利唯一说德语的城市。
罗列这些地名肯定会令不熟悉西方历史或现实的读者头昏脑胀,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这时候不罗列,将来看着会更麻烦。为了尽可能简化文本,本位面欧洲历史上那些「贵族」的爵位、领地、名称、沿革、变迁,都尽量一刀切标准化了。
简单说,就是用现实地名当姓氏,至少让感兴趣的读者能在网上搜到。而其它「介词」相关内容,除非与剧情关系密切,否则尽量省略。比方说德意志贵族的「冯」(von)和「醋」(zu)的区别,应该由「历史话题优秀回答者」出面传道授业解惑。
而爵位也一律标准化,其实能把人绕晕的本位面欧洲贵族称号,尤其是欧洲大陆和不列颠的情况还不一样,也有「历史话题优秀回答者」解答过了。汉译「公侯伯子男」本来就是「以辞害意」的「本土化」过程,但是已经约定俗成并且大致不算太离谱,将就着用吧。总不能把「dux」翻译成「节度使」,「graf」翻译成「州牧」或「郡守」吧,那还不如现在这一套呢。
也就是说,通常印象里的「公爵」和「伯爵」都延续传统,作为有实封领地的世袭贵族,可以「开府」组建行政机构。这些领地可以是被上级分封的采邑,但更多情况下是家族在「乱世」中打出来的,尤其是「节度使」那个档次,没有足够充沛的武德还世袭不了。而日耳曼尼亚地区有个独特的「边疆伯爵」,地位与中世纪很晚才获得承认的「侯爵」差不多,可以认为是戍边的「封疆大吏」。就连「奥地利」这个词都是「东方领土」的意思,勃兰登堡更是从斯拉夫人手里抢来的。总之,公爵和伯爵之间不见得有隶属关系,公爵未必能册封伯爵,在设定当中会尽量「没有高低只有贵贱之分」。
而「男爵」也有领地,但未必世袭,或者说「惯例」是世袭,一般可以对应镇长或乡长这个层次。而「骑士领」(庄园)就最简单了,地理条件不同情况不同,一般是从自然村到行政村,能供应一个骑士及其跟班脱产训练和打仗的程度。而男爵肯定是被公爵或伯爵分封或任命的,设定「王权不下县」,与我中华上国「先秦贵族一律找周王室报备只不过犄角旮旯见缝插针的低级贵族懒得管而已」的制度规定还不一样。骑士倒是可以被任何一级贵族分封,参考我中华上国尤其是大萌朝军事体制,毕竟「国王」也需要「亲兵家丁义子」之类心腹嘛,说它们是「军户」也就认了。
于是,对应我中华上国「省县乡村」四级权力机构的一把手都有位置了,而「侯爵」和「子爵」就只能当「宫廷贵族」去了也。子爵比较好理解,懂英语的朋友从「viscount」这词也能看出依附「count」的地位。而侯爵因为与「边疆伯爵」差不多,所以这个字眼也设定为依附公爵的宫廷贵族。换句话说,侯爵和子爵没有「领地」,但是不见得没有「采邑」,更不见得没有「产业」,最起码还可以替公爵和伯爵「打理产业」。
这里稍微解释一下,把「领地」和「采邑」区分开,也是有历史和现实原因。因为「领地」一定是「采邑」,而「采邑」却不见得是「领地」,不见得有地皮。只要有权收费供养自己的任何一个经济环节,都可以称为采邑,包括但不限于桥梁渡口乃至高速公路收费站。如果非要一言以蔽之强调「领地」的特征,那就是「执法权」,把欧洲领主类比我中华上国历史上还得负责断案的县太爷那么理解就可以了也。
再贴个本位面1648年蒂罗尔领在「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的位置:
1648年蒂罗尔领在帝国内的位置本位面历史上蒂罗尔是伯爵领,旗帜是上白下红类似如今波兰国旗,也就是正文里面提到的「雪白血红旗」,简称「雪血旗」。不重要的飞地一律省略,就当作1888年的蒂罗尔那个范围,大致上也差不多。这个图上面那一大堆密密麻麻的领地,到了设定集的时代已经尽量合并了,本位面这「帝国」最多有一千八百个独立行政单元,读者想看我还不想写呢。
好了,现在可以解释主要存在于第二篇设定的人名和人际关系了。
设定平行世界当中因为高魔高武,所以生产力更发达一些、经济更繁荣一些、人口更茂盛一些,于是蒂罗尔是个「公爵领」。境内没有「伯爵领」也没有「伯爵」,领导人是「蒂罗尔公爵」,多年来「蒂罗尔家族」在当地开枝散叶。而没有封地只能在首府谋生,或者替公爵打理产业的「旁支」,就是「因斯布鲁克侯爵」。而图中出现的那些作为小范围行政区划的中心的地名,可以都认为是「男爵」,其中「东蒂罗尔」行政长官是「林茨男爵」。
从这里可以看出,除了「本家」世袭罔替之外,其它爵位的世袭只是「惯例」顶班而已。若是后代不胜任组织安排的岗位,会换其它「同宗」顶替。当然在人事制度上要找教会「礼部档案馆」和王国「吏部档案馆」报备,也会因为一些「继承法」相关麻烦而被「外人」插手,当然避免不了各种「豪门恩怨伦理剧」喽。
然后,因为设定哈布斯堡打输了「护教战争」被迫割地赔款,于是奥地利边境的「蒂罗尔领」就成了牺牲品。所以,蒂罗尔公爵的地位没有变化,但是领地只剩下三分之一,还多是山区。各位读者可以用本位面「藏南」局势类比,当然我中华上国是打赢了但限于种种原因并没有获得地皮的实际控制权。
南部被意大利方面分封了「特伦蒂诺伯爵」,已经吃进肚子里不会再吐出来了。而中部还在「巴黎和会」上面扯皮当中,奥地利准备了「南蒂罗尔伯爵」,意大利准备了「上阿迪杰伯爵」,先定岗定职,人选还没影。这时候,这二位伯爵的「属官」已经提前决定好了,奥地利方面的「波岑子爵」,意大利方面的「博尔扎诺子爵」。
这时候心思缜密的读者一定会想到,既然是「国战」输了,「赔款」肯定由中央承担,那么「割地」让地方诸侯独立承担是不是不太合理。当然不合理,所以剧情才会向着任意一个方向发展嘛。正常情况下,「蒂罗尔公爵」可以向「中央」要求补偿,但是肯定面临国内敌对家族也都是实权人物的拆台扯后腿。能削弱竞争对手的事情,豪门贵种走兽派无所不用其极,只不过手段未必都能摆到台面上来。
而另外一方面,按照本位面欧洲历史,也有整块领地换了主子效忠的情况。比方说前面提到的「尼德兰」,本位面法国路易十四时代就用一个又一个条约从西班牙手里抢了一块又一块南尼德兰领地。类似情况多得很,通常当地领主只是简单的「换个人敬礼」而已。同理可证,设定中「蒂罗尔公爵」还有彻底叛出奥地利,改向「意大利国王」效忠的选择,尤其是与梵蒂冈之间并不存在宗教冲突。即便有宗教冲突也无所谓,可以参考「条顿骑士团」世俗化成「普鲁士公国」向「波兰国王」效忠的典故。
解释构思过程到了这里,写手们也应该体会到一些在设定中提升剧情复杂性、提前制造冲突的重要性了。这「割地」如果是「改土归流」之后,影响不算大,少几个编制而已。而若是「土司」还在,肯定会有「保家」还是「保国」的思想斗争,中央再怎么「狠斗私心一闪念」都只能助涨阳奉阴违,效果适得其反。更何况,「只割一部分」的谈判过程当中,同样充斥着阴谋诡计吖。敌对家族借此机会故意制造「两难」局势,对「蒂罗尔公爵」进行「多方围堵两面夹攻」令其钦定「死路一条」,也是几乎必然的选择嘛。
于是,第三篇设定当中「见势不妙就跑出了国」的伏笔已经准备好了也。
上面只提到了世俗领地和领主,而本位面历史上教会所属的领地还没有涉及。毕竟七个选帝侯当中,就有美因茨、科隆、特里尔三个主教的位置,决定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时候,教会的发言权相当大。
还是为了简单起见,一方面既存的教会领地可以视为本位面境内外寺庙宫观那种情况,日本世袭和尚就是现实参考,少林寺「有闺女的种水浇地,有好媳妇的种好地,有孬媳妇的种孬地,光棍开荒地」就是历史参考,第三篇设定并非无的放矢。另外一方面,还可以设定由于高魔高武生产力较高,教会的「采邑」逐步「脱实就虚」,正好可以对应「赎罪券」相关扩展,以及本位面当代政治经济社会局势。
而教会在国际局势当中的作用,设定中通过「护教战争」体现出来。这个字眼是我捏造来用以指代「第二次意大利独立战争」,本位面奥地利输给了法国和萨丁尼亚联军。很多读者听过至少听说过「拉德茨基进行曲」,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保留曲目。这「拉德茨基」就是本位面1848-1849「第一次意大利独立战争」的军事统帅,这一仗奥地利赢了。
为什么用『护教战争』的说法,似乎天主教的哈布斯堡站在梵蒂冈对立面一样,还是因为欧洲历史上精彩纷呈的「法德意三国演义」。为了注释『护教战争』这「四个字」,挑几个重要的事件说,时间点不重要,因为已经合并了中世纪晚期到一战的历史,只要时间线能捋清就可以自洽。
前面提到过,哈布斯堡家腓特烈三世是最后一个在罗马加冕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转过年来拜占庭一完,立刻把脸一抹显出本相,强调「德意志民族」特征了也。哈布斯堡家的格言,五个元音字母「A.E.I.O.U.」缩写,就是腓特烈三世提出来的。据称钦定解读是德语「Alles Erdreich ist Österreich untertan」(世界属于奥地利)。
而查理五世,也就是哈布斯堡家「裤裆开疆」的集大成者,与1547年把家族领地扩展到了历史巅峰:
哈布斯堡极盛领地这位查理五世,是个忠诚狂热的天主教徒,梦想就是建立一个「世界天主教帝国」,同时还「遵守祖训」把奥地利视为「护教者」。如果理解不了,可以对比绿人的术语:「哈里发」是宗教领袖类似梵蒂冈教宗,而「奥特曼」就是护教者的意思可类比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于是,查理五世一边硬扛土耳其,一边还镇压宗教改革,马丁路德就是被他传唤来并宣布为非法(1521年沃尔姆斯敕令),随后攻击德意志新教各邦国。
但是呢,查理五世那充沛的武德,对付「异端」「同胞」不怎么管用,收拾天主教法国倒是利索得很。本位面「帕维亚之战」的转折点,就是法国波旁公爵夏尔三世因为与法国国王的家族矛盾愤而叛国投奔查理五世,然后法军就被各个击破了也。这一仗之后教宗克莱孟七世担心「德意志民族」武德太过充沛,于是转而扶持法国和意大利城邦。
教会的作用就是,克莱孟七世「以上帝的名义」宣布,法王弗朗索瓦一世与查理五世所签订的割地条约无效,还主动参与针对哈布斯堡帝国的科涅克同盟战争。于是「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但是「君父有其事,臣子服其劳」,波旁公爵夏尔三世率军于1527年攻陷罗马,「三日不封刀」,是为「罗马之劫」者也。这一仗当中,瑞士卫队死战,保证教宗钻地道跑路,忠诚勇敢的广告效果比这些年来瑞士佣兵打响的招牌强得多。
然后1529年法国在兰德里亚诺战役被哈布斯堡西班牙再次击败,正式放弃米兰予西班牙;教宗与查理签署巴塞隆那和约,结束科涅克同盟战争并建立更和谐关系。西班牙正式成为天主教的保护者,注意,不是奥地利哟。
现在看不出来后果,可是等到查理五世决定分家的时候,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就不是「护教者」了。就是说,奥地利哈布斯堡所代表的「德意志民族」,在宗教地位上已经被「西班牙民族」超越了,这一点很重要。如果说理由,因为「德意志民族」分裂了呗,自家「异端」都镇压不下去,就在眼皮底下活蹦乱跳,也是个教宗能拿出手的借口。
这段历史,套用到平行世界当中,就是设定中哈布斯堡与教廷之间矛盾积累的程度。而因为神术缘故,教会实力会比本位面更强,于是「教皇国」不会从意大利消失。恰恰相反,梵蒂冈要把教会领地扩大到整个亚平宁半岛。所以,设定当中暗示,梵蒂冈在西班牙的哈布斯堡被取代之后,又抛弃了西班牙而选择了意大利作为「护教者」,因此推动了意大利统一。
而那位「波旁公爵夏尔三世」,正是设定中「蒂罗尔公爵」叛国投敌的剧情分支走向当中使用的原型。这也是本位面历史先例嘛,老外看了恼羞成怒气急败坏也没辙,自己祖宗干出来的事,凭什么不许别人说。顶多胡说八道胡搅蛮缠,撒泼耍赖满地打滚,倒打一耙贼喊捉贼,造谣污蔑栽赃陷害……至少还可以睁大眼睛额头亮晶晶的装蒜兼贵人多忘事吧。
总结一下就是,第一篇设定的主角「范书藤」入学的时候,正是校内流行拉德茨基进行曲的时间点;而毕业的时候,局势已经向着不利于奥地利的方向发展了。第二篇设定的主角「汉斯」出场的时间就晚一些,这时候奥地利已经战败,意大利提前统一。这二位角色的结识过程,发生在稍后一段时间。
唔,今天算是把登场地名注释了,还有些边角料等后面结合正文再说吧。
就是这样,或曰「Q.E.D.」。
2017年10月30日星期一
囧斋
评论(知乎)
{Lucas Muller}
特伦蒂诺第一代主教-王子可是哈布斯堡家封的。。。。跟意大利没有关系
{范狂夫}(作者)回复{Lucas Muller}
设定中的「蒂罗尔公爵领」是本位面1888年版图,首府「因斯布鲁克」,经济中心「波岑」,境内没有其它「割据势力」。
{Lucas Muller}回复{范狂夫}(作者)
好吧,好吧,1815年那会儿就没有特伦蒂诺主教-王子的头衔了
{范狂夫}(作者)回复{Lucas Muller}
我还生怕读者与本位面混淆,才把本位面蒂罗尔「伯爵领」改为公爵领,还明说就是影射兲朝藏南局势。
设定中哈布斯堡战败后,特伦蒂诺已经被意大利吞了,已经任命「全套领导班子」并报经梵蒂冈批准了,完完全全吃进肚子里不可能吐出来。所以「蒂罗尔公爵」的止损目标就是保住「波岑周边一小片地方」,如果留在帝国框架内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就考虑彻底叛国归顺意大利。
豪门贵种走兽派的思维惯性「保家不保国」就这么简单:保留实力是最高纲领。若是因为「愚忠愚孝」留在祖国但只剩贫瘠山区,从此边缘化变二流,被之前其它实力不如自己的家族反超并骑在头上于是「一辈子不痛快」的话,还不如索性带着山区加入敌国在意大利当一流家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