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操场的南边,紧挨着村里的戏台,是我们学校的两个乒乓球案板。一个是拿两块水泥板拼凑的,用六个砖头墩支撑着;另一个则显得洋气点,是整体式的水泥案面,底部围了一圈的砖墙结构。在乒乓球案板的旁边,是一个沙坑,主要用来跳远。这片比操场高一点的区域,在整个小学岁月里,是我们玩耍的主要场所。
那会儿,一副带胶皮的乒乓球拍,是我们不敢奢望的高级装备,叮叮咣咣的光板才是我们的主要伙伴。有原木做的,也有直接拿胶合板改的;大部分是圆的,偶尔也会有图省事直接做的方拍。虽然形态各异,五花八门,但统一的特点就是没有胶皮垫,每每打球,咣咣的声音响彻整个球场。球网更是谈不上,摆几片砖头便是最常用的球网。当时的条件在今天看来,的确谈不上优越,但我们依然学会了很多接打方法,而且颇有一番研究。专业的、不专业的,正规的、不正规的,早已混在一起,只要小伙伴们认可,便是球场的规则。由于我是左撇子的原因,很多打法更胜一筹,也因此形成了浓浓的兴趣。
每到课间活动或者下午放学,两块案板的地方从来没有空闲过。但有时,当天仅有的一颗乒乓球有可能会选择退役,即便缠多少圈胶带也无济于事。也只有在这时,我们才会选择别的玩法,斗鸡、摔元宝、拿砖块在案板上画画。一直到炊烟四起,叫回家吃饭的声音此起彼伏,我们才会收拾一番,意犹未尽地回家。
印象中三四年级的时候,父亲看我喜欢乒乓球,便用三合板现锯了一副拍子。从此以后,打乒乓球有了更多的选项,院子里、木板上,反正只要是能扒拉两下的平整区域,都是我们打球的场所。庆幸的是,在那会儿有那么多志同道合的小玩伴,能够随叫随到开心地玩。
六年的小学时光,在觉得很慢但实际很快的节奏中,一晃而过。自此,便开始了在邻村的三年初中时光。随着条件的改善,上初中后,大伙儿基本很少用光板了,都或好或一般的用上了带胶皮的拍子。而打球的水平也随着长大及反复的练习,有了很大的提升。
就这样,这项运动在不经意间坚持了下来,上高中、大学后,虽然反而打的少了,但只要一拿起拍子,那种熟悉的感觉马上就又来了。一直到后来参加工作,虽然很多年没碰了,但只要掂两下,童子功的记忆就会慢慢苏醒,虽然谈不上专业,但绝对敢于应战。恍惚间,小学时的两块案板犹在眼前,那一双双透亮专注的眼睛,咣咣作响的回球声,仿佛就在旁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