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工作室的朋友,总耐不住问一句:孩子有什么问题需要来这儿?你们怎么给孩子治?一个“问题”、一个“治”,让我看到了家长内心深处的焦灼与不安——谁愿意给自己的心肝宝贝贴上“有问题”的标签?可无力感又真真切切的在那里,时不时汹涌而来。
作为妈妈和老师,我们同您一样,深爱着孩子,为了孩子,我们不断的学习、成长,想做的更好。觉察力提高的同时,看到了太多孩子的需求没有及时、正确回应,也看到了家长的束手无策和无可奈何,于是我们想:在养育自己的孩子之外,用自己的所学所能惠及更多的孩子,这该是多好的一件事!于是就有了树之声小院儿。我们只提供养育支持。
因为想帮助孩子,一些可敬的家长带着开放与期待,走进了工作室小院儿,就这样我们认识了木木。
父母说:木木过于敏感,心理力量不足,容易受别人影响,社交压力巨大,经常哭诉不喜欢上幼儿园,父母忧心却无计可施:都快七岁了,长大了怎么办?
木木来的那天,我恰巧在刷墙,他好奇的看着我,我递给他一把刷子,就这样,一下午,我们一大一小蹲在门洞里刷了大半天的墙,并没有太多言语交流——谁让土相大人遇上了土相孩子?
妈妈惊讶地说:“以前他从不会跟陌生人第一次见面就带这么久,你做了什么?”我笑笑,什么也没做,其实恰恰是我的什么也没做,对木木而言却是最大的接纳。因为我不觉得他的沉默是不对的,所以我不会一次次开启话题引诱他、推动他去表达;因为我不觉得他的内敛有问题,所以没有用貌似充满了关爱的话去打搅他“你需要……吗”。当然,多年来练就的觉察力也在告诉我:他不需要。
木木来小院第四次后,被小朋友们排斥,他开始表达拒绝“为什么我不能?我不想……”,不像以前一样,只是无力的大哭。第六次后,又遇到小朋友已经玩到一起,他安稳的表情着实让我惊喜,他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他不需要去攀附跟随。在小院,我常能听到木木越来越开怀地放松大笑。爸爸笑着说,偶尔说起有压力,跟新的小朋友玩的也很好,能自己一个人平静的关灯入睡,想想都惊讶。
木木只是其中之一,还有很多孩子迅速发生着改变:
三次会面,就在四面围困的沙盘中开始修路、可以双向通行(寻找解决方案)的东东,对小院会面充满期待,早早准备好等待父母;
能够清晰表达感受的小远“爸爸,你是对的,但是你这样大声,我很不舒服。”
不再用想象的恐惧吓唬自己的小豆;
甚至把来小院变成了期待的相聚,“今天是我见熙熙妈妈的日子”早早准备的孩子……
我们做了什么,催生了变化?
我们做的很简单,只是让孩子自由的玩沙盘(沙盘可以呈现自己的内在),和父母一起回顾与孩子相处的时光,让时间放慢脚步,仔细看看一言一行、一来一往中我们给出了什么,孩子感受到了什么。我们做的又很难,小院的每位老师,都对孩子有极高的接纳度,我们的言行神态都会一次次的告诉孩子:你很安全,你被接纳如你所是,你可以做你想做的。
不爱孩子,谁会自讨没趣做这样的工作?
在这样包纳、抱持、和善的环境中,改善悄然发生。
需要父母做什么?
我们请您对自己的言行有意识,然后静下心来想想,这样,是否支持到了孩子;我们也请您更留意孩子,他的哭闹、他的回避、他的敏感到底在诉说什么。
所以,变化,不止属于孩子,从父母那里,我看到了越来越多的热切的希望和收获的喜悦,他们每每笑容满面的告诉我:
现在觉察力提高了,能看到自己的问题了,以前只觉得全是孩子的问题。
他很敏感,但也很细心,我能接纳他的本性了。
能意识到我也很重要,我要先照顾好自己,才能照顾好孩子。
……
看见,就是改变的开始。
因为爱孩子,所以愿意学习、成长自己的父母最值得尊敬,因为他们,孩子有了更好的成长。我们愿意站在这样的父母背后,用自己的所长,帮助您更好的看见孩子。
也欢迎您来小院,喝茶,赏花,读书,聊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