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
画:又非人物,也无山水,不过是水墨滃染的满纸乌云浊雾而已。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遭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风流灵巧话晴雯晴雯是《红楼梦》中作者倾力塑造的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是大观园众多仆人中最具反抗精神和个性的女子。她所受压迫颇深,她的悲剧命运和反抗意志在意这首判词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全书关于晴雯的人物刻画主要体现在四个情节:“撕扇子”“补雀金裘”“反抄检”和“夭风流”。
”水墨滃染的满纸乌云浊雾”,诠释了晴雯的生存环境——除府门前那一对狮子干净,再没有干净的贾府——污浊混乱、肮脏不堪的封建社会末期。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一句,将晴雯的名字巧妙地融入其中。雨后放晴谓之“霁”,“霁月”,天净月朗的景象,“光风霁月”暗指晴雯具有光明磊落的胸襟和英豪阔大的性情,她犹如淤泥中的一莲荷花,清白幽纯,不可方物。“彩云”喻美好,云呈彩色喻“雯”。这两句是说像晴雯这样品格高尚,纯洁雅静的女子在当时社会是难得一见的,正因为这样,她才为黑暗的专制社会所不容,为庸促猥亵的统治者所鄙弃,也预示了晴雯命运的悲剧色彩。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这是晴雯性格最典型最重要的特征。“心比天高”的性灵,却是卑贱的社会地位,所以才造成性格中反抗叛逆因素的滋生。这是一对不可调和矛盾。晴雯十岁那年被贾府赖大买来作为丫环,后因贾母喜爱,就被赖大娘作为一件玩偶送给贾母,后又被送给宝玉,作为贴身侍女,后在宝玉房内作了五年零八月的丫环后,又被王夫人以“狐狸精”的名义赶出贾府,心病不得治而夭亡,她的“身为下贱”是可想而知的。然而,即便作为地位卑下的侍女,她仍自尊自爱,她鄙弃坠儿偷镯子的行为;她光明磊落,无情的揭露花袭人为巴结主子而“鬼鬼祟祟”“瞒天过海”的勾当;她有铮铮傲骨,不卑躬屈膝,厌弃秋纹因被王夫人赏了两件破衣服而沾沾自喜的样子;她爱憎分明,支持藕官等围攻诡计多端、欺负芳官的赵姨娘。晴雯她美丽聪敏,天生一副好皮囊,她敢想敢做,不阿谀奉承,对于不平敢于抗争,生就一身铮铮傲骨,这点在“抄检大观园”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当凤姐率领众婆子到怡红院检查时,袭人等唯命是从,”任其搜检一番”;而晴雯却“挽着头发闯进来,豁的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捉着底子,朝天往地下尽情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还当众指着狗仗人势的王善保家的痛骂。“倒箧”一节,更能体现出晴雯在用生命捍卫自己无尚的尊严,即便是主子,也力争保护自己高洁的性灵,以及绝不容许被践踏被玷污的灵魂。虽“身为下贱”,却维持着自己的清白之身。任谁也不能蹂躏,即使是宝玉也不可以,她那高洁的操守,独立不羁的人格,哪一处不是“心比天高”呢?宝玉在《芙蓉女儿诔》中说她:“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日月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这些比喻,何曾过誉?
风流灵巧话晴雯“风流灵巧遭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这是导致晴雯命运悲剧的直接原因,同时也体现出曹雪芹光辉耀眼的民主主义思想:作为奴才,她偏偏拥有许多主子不曾有的高洁的操守,出众的才情,磊落的襟怀,作为下层被压迫者,却又不甘被蹂躏践踏,而是与黑暗势力坚决斗争,从不低下高贵的头颅。
书中多次通过别人之口写她的美丽多情,风流灵巧遭人怨。“勇晴雯病补雀金裘”一回中突出描写了她的聪敏能干,才思过人。而在“惑奸谗抄检大观园”中,更是将晴雯坚决斗争的品性推向极致。她没有司棋那样的儿女信物,也没有入画“私相传递”为兄长保存的物品,然而却成了这场大清剿最悲惨的牺牲品,她的全部罪过居然是“风流灵巧”,长得太好了,而且从不趋炎附势、阿谀奉承。其后便被王夫人以“狐狸精”的名义赶出了大观园,原来抱病的娇躯至死一卧不起,很快死去。晴雯的死无疑给宝玉带来极大的心灵冲击,她虽挚爱宝玉,却并未“私情蜜意勾引”宝玉,这一点。在宝玉探望她时,她才将肺腑之言诉诸于他。显然,宝玉并不能接受红颜已逝的事实,宁愿相信她时上天做芙蓉花神去了。在《芙蓉女儿诔》中,他这样哭诉:“自为红绡帐里,公子情深;始信黄土垄中,女儿薄命!汝南泪血,斑斑洒向西风;梓泽余衷,默默诉凭冷月。”他心中的晴雯,是可亲可敬的,然而竟弃他而去,又怎能不使“多情公子空牵念”呢?
晴雯,晴雯,名如其人,她用铮铮光华赢得了宝玉一世垂青,她的纯洁与高贵在《红楼梦》的众多丫头中独立鳌头。一世芳名,万古留存,或许这就是悲剧人物的经久魅力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