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我的敏捷推行经验总结分享拿熊孩子做的例子,一年后熊孩子的试验又更加坚固了我的思想:
小孩子晚上睡觉总是会踢被子,过去跟老人睡的时候,老人一晚要醒来无数次给她盖被被,还时常遇到反抗,常把老人踢伤,甚至踢到眼睛,面对如此顽劣的家伙,很想揍她一顿。
最近自己带娃睡,爸爸妈妈轮流值守盖被子都很难搞定,生气的时候我努力控制怒火,说:晚上我不会再给你盖被子了,因为我白天要上班,我要睡觉,你如果冷了就自己把被子盖上。
于是她立马就开始测试了,马上把被子全抖光,好哇,就开始挑战我的极限啦?我背过身,假装睡着打呼噜,看谁能赢!她等了很久,终于觉得没希望了,自己盖上了。
然后每次睡觉前我都会提醒她:妈妈没法帮你盖被子,冷了自己盖上。别小看孩子,她晚上真的能够自己盖好,而且整个过程都发生在呼呼大睡的之中!我终于可以放心的睡到闹钟响了(开心)
之前她鼻子塞得难受的时候我还会嘲笑她:不盖被子着凉了谁难受呀?反复几次她会回答“自己难受”,屈服的样子好可爱(捂嘴偷笑)
这就是敏捷思想里的自主团队,首先要让团队自己明确目标,明确价值,明确搞砸了的后果,然后…你自己看着办!
在可控的范围内允许试错,发现错了才会自己纠正,正如小孩子,感觉冷了才知道盖被子的必要性,我们最终希望孩子健康,但不要希望她不冷,因为冷是提醒你保护自己健康的一种自然机制,我们把这种机制屏蔽了,小孩子/团队就学不会自我调整了。
如何让试错可控呢?过去项目经理做计划的时候常常会预留一定的buffer,现在仍然可以这个buffer可以用来作为修复错误的花费,当然过去我们为了让团队有紧迫感,通常不告诉你有buffer,在敏捷透明化管理的方式下很难隐藏,其实即使在过去,也有时候隐藏不住,成员会问我,你计划上后面这段时间干什么?偶尔会忽悠,面对聪明的也偶尔会用权威来吓唬。敏捷模式下,最好的就是设定挑战目标代替缓冲,如果出问题了,挑战目标别想了,擦屁股吧;如果没出问题,团队也不会闲着。过去我还真遇到过一次缓冲没用上,团队闲了大半周的。
除了时间上留有冗余,如果你是一个有丰富管理经验的leader,你可以做一些风险处理预案,当团队出现问题时这些预案能迅速帮助团队解决问题,最优秀的scrum Master是引导团队一起管理风险。
试错好!大声说我们要试错吧!发现带娃容易,职场上却不容易,细想想有啥区别?
假设我不是在带自己的娃,假设我是一个被雇佣的保姆在帮别人带娃,我义正严辞的说晚上不要给孩子盖被子,让他感受到冷学会自己盖。想像一下会发生什么?一个字:-----滚!(踢飞)
主权关系让事情不那么简单,你跟BOSS说我们要让团队试错,怎么让BOSS能接受?!
所以变革不那么容易,所以我们常说要松土,请顾问来给大家洗脑,这都是些常见的招。
回想我是怎么接受让孩子冷着的呢?得回到第一天跟幼儿园老师的交谈,老师给我介绍她的蒙氏育儿理念,她说每一个孩子入学她都会跟家长讲清楚,如果不认同这套理念,不强求拉生源。
这好比敏捷教练开篇给我们讲解敏捷思想。
过程中我也疑惑过,如果真生病了怎么行啊?老师说:如果真的生病了,我会告诉孩子,这是你自己没穿衣服没盖被子的后果。老师还给我解释了很多为什么要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这好比教练在团队中给具体问题辅导。
我发现传统的细致照顾结果总不尽人意时,我开始思考老师说的话,并开始亲自试验。
这好比我们的试点团队开始试点,并且针对痛点开始。
成功之后,我兴奋的告诉所有家庭成员,并希望他们也跟我一样;也兴奋的分享给朋友们。
这好比试点成功,开始推广。
这一切需要一种说服的方法,需要沟通技巧,需要教练技术。
这世界往往不是非黑即白的,我们说要自主要试错,也不是极端的谁的话都不听,什么错误都去试,比如拿生命危险去试,试没了也就真什么都没了;企业、项目也有生命底线,凡事都有个度,就像娃的老师说的,蒙氏教育也不是外界理解的纯自由无约束,很多事情的细节都需要你在理解思想原则的基础上自己去拿捏,只有不断的去体验、总结,人生不就是这样在尝试中不断积累吗?
感谢我遇到的所有顾问,感谢娃的老师!
回望开篇,突然想起一句话:“有一种冷 叫做你妈妈觉得你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