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弟子求学的时候,孔子与他们谈过一次话:你们何不说一下自己的志向是什么呢?于是,便有了这一则文言文:
颜渊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回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这一则文言文写出了子路、颜回和孔子的志向,颜渊、子路两人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说一下自己的志向呢?子路说:“我的车、马、贵重的衣服,都要和朋友分享,这些都坏掉了,我也没有遗憾。”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善,不说自己的功劳有哪些。”子路说:“先生,我想听一下你的志向是什么。”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让老年人安心,让朋友们信任我,让年轻人得到关怀。”
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子路是一个很豪爽的人,能做到子路这一点的人也是很可贵的,假如说你有一件很喜欢的东西,那你愿意借给自己的朋友吗?一般人是舍不得的,即使你把你最喜欢的东西借给朋友了,你的朋友不小心把你的东西给弄坏了,你会不会像子路一样遗憾呢?能做子路的朋友是一件很可贵的事情,因为他的志向就表明了你们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朋友,并且子路的志向也是向外的。
颜渊说,他不会炫耀自己的善,有许多人有一点点成就就炫耀起来,觉得很有成就感,但是颜渊却不这样觉得,他不管做了有多大的成就,他都会默默无闻,更不会骄傲,宴会的心态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呀!这是可以看出来颜渊的志向是有一颗仁心。很显然,颜渊的志向要比子路的志向要高明一些,他的志向是向内的。
这个时候就要说孔子了,他就很直接的表达出来了他的志向是什么,他就是想要天下和平,因为当时他处在礼崩乐坏的时期,他就要仁心外推,所以他就周游列国,去各个诸侯国,并劝说各个诸侯国的国君,他心里装的是老百姓,却不是利用怎样的手段去求官。他在为老百姓去周游列国,为天下去周游列国,而孔子的志向是内外兼得的。
他们三个人的志向,各有各的长与短,各有各的好处,但是他们三个人之中,孔子的理想最深远,因为孔子的志向是为大家着想的,是为老百姓着想的,是为天下的安康着想的,而不是为个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