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建筑师看电影(9):巧合还是蓄意——宿命论的Art Deco与《

建筑师看电影(9):巧合还是蓄意——宿命论的Art Deco与《

作者: 电影建筑师_李燕宁 | 来源:发表于2020-07-16 11:58 被阅读0次

          《盗梦空间》导演诺兰的建筑学背景,让我怀疑《命运规划局》的导演乔治诺菲是否也是个建筑控?我注意到整个电影对于建筑的描写占到了许多的篇幅,其中出现了纽约帝国大厦、 克莱斯勒大厦。。。等最能代表纽约的建筑,也都是ART DECO风格的代表,而ART DECO又和宗教、教会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我觉得这是导演的一种隐喻,包括里面“主席”办公的地点室内也是标准的ART DECO风格。

           在充斥着宗教般自律的社会,大多数人都按照规定好的路线生活,害怕探索其他路线。但偶尔也会有人冲破藩篱和重重障碍,意识到自由意志和自我选择是上天赐予我们最好的礼物,但只有经过努力抗争才能获得并善加使用。即便因此我们无法得到“最优”的人生结局,但这又有什么所谓,因为比结局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自由选择!而这些和Art Deco所隐喻的严谨和秩序是彻底的离经背道。

           电影里命运规划局对命运的干涉分为三个层面,最初的层面是用看似偶然的安排,让两个人无法相遇或者无法联系,从而让他们的命运继续按照既定的计划走;第二个层面是更为高级的,他不是用强迫而是用“最优”的结局,尤其是对方的“最优”结局来影响两个人的信念,让他们被迫自己放弃;第三个层面是主席才拥有的权利,那就是重新修改计划书。他们对人类命运的监控和规划有着冠冕堂皇的理由,罗马帝国文化经济高度繁荣后的衰落和黑暗,上个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以及核武器危机,人类天性的不完美让他们有了掌控命运的理由。但戴维和伊利斯的抗争让他们的某些人怀疑这种安排是否始终正确。就像影片最后的独白,只有那些勇于克服障碍追求自由意志的人,才会得到它并妥善使用,而那些大多数人只是墨守成规地按部就班地生活。如果戴维没有三年如一日每天乘坐同一班公交车,如果伊利斯肯为了事业发展“委曲求全”嫁个那个编舞男友,还会有后面两个人争取到的自由意志的结局吗?很多时候,并不是没有可能,而是我们自己放弃了。电影里的对白和情节可圈可点,在男厕所里的那段对话,戴维的竞选失败演讲,在公交车上的偶遇,三年后的再次重逢和冲破重重险阻找到伊利斯,这些都是很有味道的地方,结局虽然也是冲突的最高点,但表现力还不足以让观众震撼或者触动内心,但最后一段话非常耐人寻味。

           戴维是纽约布鲁克林的参议院候选人,影片从最开始就展示里各种紧张有序的竞选活动,在选民集会上发表演讲,拜访纽约的百姓,接受电视媒体节目的访谈,在街头的巡演拉票。他的选民支持率一路领先,眼看已经稳操胜券,却因为在发表演讲后在酒吧里打架,被媒体曝光后彻底输掉了那次选举。当戴维在男洗手间里准备竞选失败的台词的时候,来酒店婚礼上混吃喝的伊利斯为了躲避保安藏在男厕所里。那段剧情和对话是这部影片里最喜欢的情节之一,那个吻见证了两个人显而易见的一见倾情。伊利斯的出现也激发了戴维的演讲灵感,在竞选失败的演讲中,他没有采用计划好的台词,而是坦诚地说出自己的领带、皮鞋、发言都是策划团队精心打磨的,这样剑走偏锋的策略反倒让他从失败中脱颖而出,成为来年竞选的热门人物。

           从影片开始就有一群人在神秘地交谈和行动,如果观看的时候不留心是不会注意到的,但这些都是为后面“命运规划局”的出场做铺垫。原本事情都是按照计划进行,但由于监控戴维的命运规划局成员哈利的疲惫疏忽,戴维在M16公交车上再次巧遇了伊利斯,并且留下了联系方式,而且在公司撞破了命运规划局的行动。局势的时空使得这个神秘组织浮出水面,不得不向戴维说出他们的秘密,并威胁他不能透露出去并且烧毁联系电话,让他不能跟伊利斯再见面。不放弃精神使得戴维坚持每天坐M16公交车,终于在三年后遇到了伊利斯,这次他再也不想放手让她离开。在发表完演讲后,戴维意识到规划局的人正在阻碍他和伊利斯的重逢,他推掉了演讲后的采访,他通过种种方式打听伊利斯公司的地址,他让出租车违反交规冲过红灯,终于他打开了舞蹈房的那扇门,看到了伊利斯的跳舞,事情超出了规划局的掌控。

           两个人都明白对方是自己深爱的对象,他们在街头愉快的散步和开玩笑,他们在舞厅里放松自在的舞蹈,他们在美好夜色中的真诚交流,他们的爱发自内心干柴烈火。规划局将案件升级由更高级的人来处理,他的方式并不是强硬地将他们分开,而是告诉戴维原本他可以成为美国总统做出一番事业,实现自己和父兄的理想,然而这都没有打动戴维,他宁愿放弃自己美好的前程也要按照自己的自由意志跟伊利斯在一起,但在伊利斯“被扭伤了脚”以及得知如果跟他在一起,她也无法实现自己的舞蹈梦想时,他才变得动摇把伊利斯留在了医院。

           十一个月后,戴维的竞选票数领先10个百分点,但他从顾问团队的老友那也得知了伊利斯即将结婚的消息。在同情他们的规划局探员哈利的帮助下,他用穿梭门的方式避开的规划局的障碍找到了伊利斯,那段在街上携手奔跑的也是我最喜欢的桥段之一。他们穿梭到自由女神像甚至找到了命运规划局的总部,历经挣扎最后还是面临被“重启洗脑”的结局,他们相拥在一起说着我爱你。最后命运规划局的主席被震撼,重新书写了他们的命运规划书,在哪里他们的命运在一起,而未来的一切都是未知的。这样的结局是影片的亮点,如果结局是两个人依然可以成为美国总统和著名舞者,那仍然是处于命运规划局的掌控中,没有体现自由意志的价值,而且会使结局变得太满了。

           我们可能从来没有意识到“命运规划局”的存在,那是因为它们并不像电影里那样,以某个神秘组织的形象出现,这个组织我们通常会称为“上帝”“神”“上天”“天使”等等,还有“父母之命” “现实所迫” “情非得已”等等。在影片里面他们在世界各地奔波,让世界按照“主席”的计划正常运作。其实在中国这种命运规划的力量非常强大,且不说几千年封建社会的礼教束缚。即便在今日,我们也曾在懵懂的年纪屈从父母的安排,选择了自己未必喜欢的人生道路,甚至我们为了压力不得不去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为了在职场生活的更好说着心不由衷的话做着不情愿的事情;甚至因为家人反对没有房没有车,放弃了跟男友或女友的真爱,而选择了看似对我们生活更加“靠谱”的道路。经验和理智告诉我们,只有这样做才是我们人生最佳的选择,才能得到最幸福最美好的结局。其实这些都是扯淡,理智和结局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在独立意志下做出的选择,只要我们有勇气像影片里的两位主人公那样,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就足够了。你无法预料这样的选择可能给人生带来什么样的结局,但你至少可以确定的说:这是我,作为拥有独立自由意志的人,在此刻基于自己的判断和情感做出的选择,我将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这种选择的自由意志才是最重要的,那怕我们得不到人生最理想的结局。

           我觉得中国的历史和现在社会,其实最适合产生这样的影片,因为它太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了,只要能看懂影片想要表达的含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多多少少在自己的生活上找到这样的例证。或许是为了父母的满意选择了不喜欢的工作,或者是迫于周围人的压力放弃了某段恋情,或许是为了某些利益关系放弃了自己的独立见解,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但中国的文学界和电影界并没有产生这样的影片,而是出现在美国那个似乎比我们要自由开放的多的国度。而我们的那些文化影视的导演们,只知道用钱去堆砌无用的特效以及邀请有新闻的明星,然后用各种渠道手段和宣传广告骗骗观众罢了,从未尝试去挖掘这样更加有深度的题材,这实在是种悲哀。

           PS:如果你打算看这部电影,记住它不是科幻片,科幻元素只是道具罢了,甚至并没有很多;它也不是爱情片,那只是自由意志内核的外在表现,而且让影片更加有观赏性罢了。

    文中部分观点和语句引用自网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建筑师看电影(9):巧合还是蓄意——宿命论的Art Deco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dlph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