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灰笼暖袖先知,银叶香飘篆一丝。
顶伴梅花平出网,展环竹节卧生枝。
不愁冻玉棋难捻,且喜元霜笔易持。
纵使诗家寒到骨,阳春腕底已生姿。
——(清代)张劭 《手炉》
寒冬时节,今人御寒方式多样,古人靠什么御寒取暖呢?
古代的富贵人家,取暖常用铜制手炉或足炉。手炉,多为铜制,是旧时中国宫廷和民间普遍使用的一种取暖工具。因可以捧在手上,笼进袖内,所以又名“捧炉”、“袖炉”;炉内装有炭火,故也称“火笼”。精巧玲珑、形状多样,里边放火炭或尚有余热的灶灰,炉外加罩。大家围坐取暖,在古诗文中常有描写。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唐代)白居易《问刘十九》
在清宫剧《甄嬛传》中,到了冬天娘娘们手中都抱着一个精致的手炉,令人好生羡慕。
手炉作为取暖工具在我国历史悠久,其起源说法不一。一说源于春秋时的楚国。楚地潮湿,楚人将香草放入带孔的熏炉中焚烧散气,继而发明手炉;另一说是源于隋代,隋炀帝南巡到江苏,天气寒冷,当地县官让铜匠做了一只小铜炉,内置火炭,献给炀帝取暖,炀帝称之为“手炉”。手炉在明清最盛行。
手炉有八角形、圆形、方形、腰形、花篮形、南瓜形等,大部分是由紫铜、黄铜、白铜制成,也有少量瓷器制品。在手炉制作工艺中,最吸引人的当数花纹纷繁的炉盖。作为散热区,镂空雕刻的炉盖有五蝶捧寿、梅兰竹菊、喜鹊绕梅等众多纹形,跟炉身的福禄寿喜、花鸟虫鱼、人物山水等花纹相得益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传统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寒冷的冬日,手捧一方俊秀的香炉,燃上淡雅的香料,举手投足间是盈盈清香,细细体味温暖宁静“香”伴的时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