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终于要相亲了。
三年前老伴去世后,女儿陪着他一起住。老伴去世的时候,老伴的妹子就千叮咛万嘱咐,让他的女儿死死盯住老王,不要找老伴,这样才对得起去世的老太婆。
老王的妻子是一个知书达礼的人,年轻时在少年宫工作,而且家庭条件还不错,可惜一直没有遇到心仪的人,只好在三十多岁的时候才勉强嫁给了大八岁的老王。
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好在两个人都很勤劳,把小光景过得越来越好,随着儿子的出生,他们的生活虽然不是很富裕,但却很甜蜜。
老王妻子的工作不太忙,她总是在不忙的时候,带着孩子回娘家,一走就是好几个月。有些人就提醒老王:“小心回去不回来,连儿子也见不到了。”
老王总是一笑而过,他知道妻子的心在哪儿?只不过是她的母亲身体不好,需要有人陪伴。可时间长了,老王害怕妻子离开他,趁着当时买断工龄的条件优厚,他没和妻子商量,就先斩后奏,把妻子的工作买断了。
等到妻子从娘家回来,一切已成定局,难以挽回。妻子从此回娘家的次数越来越多,甚至一整年都住在娘家。
之后,有了小女儿,老王才知道自己当初的决定是多么不应该,妻子年轻,热爱自己的工作,也热爱生活,可他的武断的选择,让妻子的梦想永远不会实现,也斩断了妻子心中对未来的期许。
直到妻子被发现患上癌症,而且是晚期,老王才惊醒,原来妻子的心情一直不好,找不到生活的乐趣,也不想和老王说话,把希望寄托在儿女身上,儿女们都长大成人了,她却离开了他。
他一直心怀愧疚,女儿不让她相亲,他就不去,一个人在家看电视、看报纸,去街里看人下棋打牌,日子一晃就三年了。
女儿远嫁他乡,不忍心父亲一个人生活,孤苦伶仃,就托亲戚朋友帮忙留意,帮父亲找一个合适的人,可以做个伴。
于是,符合条件的的人都列出来,让老王自己选择,老王反倒又开始打退堂鼓,他说:“一个人习惯了,怕生活习惯不好,被人嫌弃。”
老王的儿子也希望父亲可以有自己的生活。于是托王嫂张罗着选出三个候选人,确定了日子,来一场黄昏选亲秀。
老王分头去三家小餐馆和三位老太太见面,儿子给老王购置了全新的衣服、鞋子。还说:“这么年轻的男人,一定抢手,放心去吧。”
第一个见面的易阿姨岁数最小,人年轻,而且还有工作,两人在一起,不会有经济负担。
易阿姨是个直性子,开门见山地询问了老王的经济状况,身体状况、儿女的生活状况,是否有其他不良爱好,最后开出了自己的条件。
她说:“我儿子在大城市上班,要在大城市买房,如果两人在一起,付首付的钱必须老王也负责一部分,买大房子就多一些,而且今后还要继续为她的儿子提供经济帮助,多少以后再商议。”
易阿姨的条件,让老王为自己的生活有些担忧,买房不是小事,自己儿子结婚的时候还是儿子自食其力买的房子,如今,倒要为别人的儿子买房,他说这个肯定不成。
第二个吴阿姨年龄稍大一些,可一看面相,就觉的很善良。老王轻松地坐在椅子上,吴阿姨是退休职工,儿子已经成家,没有后顾之忧,只是身体不好,一年四季都靠中药调理身体,西药更是天天必须喝,三天两头跑医院。
吴阿姨看老王身体健康,没什么毛病,就希望可以在一起生活,互相照应一下。
说到病,老王的脸一下就灰暗了下去。之前妻子生病的各种状况,像视频一样一幕幕浮现出来,医院的折磨,来来回回折腾,钱哗哗地流出去,也没有留住生命。
他退缩了,留下茶水钱,慢慢走出酒店。
接下来的马阿姨人很实在,看着年纪比之前两位大一些,她直接了当告诉老王:“她没有经济来源,年龄大了,打工挣的钱少,而且很辛苦,儿女没有什么拖累,想找个有工资的人,有吃有穿就行。”
这个老王觉得还行,约定第二天见面。
第二天上午,老王接到马阿姨的电话,让他到马阿姨的妹妹家去,谈一下条件。
老王买了一些礼物就按地址找过去,马阿姨妹妹家里有很多人,马阿姨的儿子、儿媳、女儿、女婿,还有她的妹妹。
马阿姨说儿子想和他谈谈。
那个看上去壮实的中年男人说:“我也不会说话,如果你们在一起,我也不反对,但你必须一次性付给我妈五万元的生活费,你们就可以在一起了。”
马阿姨的女儿也附和着,说着她妈妈的生活是多么不易,多少辛苦,抚养他们长大成人吃了不少苦,没享过什么福。
马阿姨坐在儿子和女儿中间,始终没有说一句话,只是脸色苍白,眼中仿佛有点泪,却没有流下来。
老王听着他们全家人的条件,听着他们絮絮叨叨的声音,思绪一下回到了自己那个安静的小屋,原来他已经不适应这种嘈杂的环境,不适应这种复杂的人情世故。
老王认真的对马阿姨说:“我不符合你的条件,你去找个符合你条件的人吧,”
老王走出那个小院儿,抬头看看湛蓝的天空,迈开大步,走进街道的人流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