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前,我用支付宝➕淘宝买了自己的第一部手机,诺基亚n13,当时诺基亚还是国民大牌,苹果还鲜为人知。
11年后,我回国几乎不用带钱包,小到公交车,买菜,都可以刷二维码,大到医院,都有办法直接微信或者支付宝付款。
那么再过十年,又会怎样呢?
我不禁想起一个场景,同事激情澎湃地对我说,再过几年,我们的工作就要被机器人取代,因为……
此处省略几百字吧,因为他说的理由没让我信服。
我以前在银行工作了近八年,我们银行有很稳定的大数据处理系统,也有很多用于模块分工资金交易的子系统,但是我们还是有多个综合账务处理团队,用于人工干预系统,清理各种挂帐的。
比方说你需要汇款123.21,但是你某个帐户余额不足,最后从多个账户分多笔汇出,且汇成了123.12,系统无法识别和匹配你的金额,就把多笔款都挂在了某挂帐系统,需要人工清账和处理后续事宜。
别问我为什么有人吃饱撑着这么小金额还要多笔付还汇错了,要知道现实世界远比我刚刚举的例子要复杂,我只是随便编了个数好方便你理解。
一般来说,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离不开算法,而这些算法都是基于大量的,重复性的,可预见的交易类别。但是,总有些那么刺头不符合常规型的算法规则,这个时候,就需要人工干预。
所以我觉得,我们以后的工作不会被机器人取代,因为人类的复杂性,无法被机器所一一识别,换言之,算法没法一一预料所有可能性。
回到微信和支付宝,十年后会怎样呢?要知道这两个在国内很流行,在国外则不然,固有的刷卡机制和现金配置还是充斥于各行各业中,舒适圈没法那么容易被打破的。毕竟现金和刷卡两套体系也是经历了几百年的考验依旧延续到现在。
其实很多用微信和支付宝的朋友,从某种程度上,是被动接受:周围的人都在用,那我也用吧,好像需要下载个应用,那我也下载吧。而且支付宝和微信的通用,也离不开他们和其他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的内部协议,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要不然你就算用了这个应用,银行不承认你的款项,那也是打水漂了。
国内的市场力量,寡头多,政府更有力量,国外可不一样,小企业数不胜数,政府干预力量有限,所以这么多年了也没出现像支付宝和微信这样的巨头,提供类似服务的公司很早就出来了,奈何很难统一江湖,做大做强。
再回到题目吧,十年后,会怎样呢?
我的答案就是,爱咋咋地。
就好比我回国了,可以很从容地使用支付宝和微信,大势所趋,又方便,何乐而不为?
在国外,还是乖乖地带好现金和银行卡。
不过,不管在哪个时代,要机智点,要有自己的独立判断力,这样你才能更好地做选择。
如果买个东西,刷卡1000,刷支付宝只要800,如果有点智商,就要问清楚,800的有没有发票,支不支持退货和其他三包服务。
如果你是个容易丢手机的人,那支付宝和微信就要设置好相应的安全措施。
我知道很多人不爱用信用卡,我到了国外也不爱用,因为用了信用卡你很难直观地感受到你的钱突然变少了,所以我发现,我现在的冲动消费也越来越少了。
机智点,谨慎点,无论是在哪个时代,都是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