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呢?我觉得首先要能接纳批评,认真去感受错,带给别人的影响是什么,我们的态度至关重要。经常我们好不容易从一个人那得到温暖理解,想多多索取肯定支持,是正常的。可是,要精神独立起来,自主起来,承担责任,就不能过多抓取,我们的独立是不可能依附于他人得到的,总是想要某个人回应、认可,证明些什么。这背后藏了多少东西,可能是害怕吧,害怕因为一个错误,一段时间的忽略就失去了一段很好的关系,被其抛弃。而我们就是这样在猜测中,开始有了谎言,有了借口,让心飞奔忙碌起来,注意力没法回到自己身上,就永远无法看见那个最真实、本色的自己。那么,也就无以成长了。
上上个星期,我去参加如何爱成长沙龙,临别的时候,因为内心烦躁,匆匆忙忙上了厕所,觉得万事大吉急匆匆地走了。回到家正舒服徜徉在空调冷气的安闲中,突然收到杨老师数条信息和几张图片,我很紧张地打开,竟然是我来例假沾在马桶上的几处血渍和纸篓里满当当的垃圾。我当下非常尴尬,又羞愧有气恼,心想:虽然我疏忽做错了事,但不至于发图片和这么多语音来羞辱我吧,都是女生这种情况不是很常见吗?我还是你的病人呢,怎么可以这么对我……。我靠在沙发上,坐立难安,稍微冷静了一下,换位思考换做是我,如果谁到我家做客,住了一夜袜子东一只,西一只,把马桶搞的脏脏的,纸篓卫生巾都要满出来,没有帮我倒掉,我可能也会非常厌恶她吧。想到这我回复:对不起,下次会注意的,我经常被情绪带走,本来当下看到想去做,一下子有点无力感又开始拖拉,玩手机,就忘了。不久杨老师电话打过来,我犹豫了一下点开绿键,只听到她语气强烈说:“你还在找借口,把责任推到情绪上,你就是懒,被父母溺爱成这样,没有注意到希望你下次注意些,这些你去别人家,如果这样子放起来,人家是很不喜欢的,这个叫不尊重别人,很恶心,人家不可能帮你洗这些东西的哦。”听完她的责备,我非常难过,感觉像是被全世界抛弃了,为什么平时像妈妈一样对我那么友善的老师会用这种语气斥责我,我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接下来两三天,常常陷入各种各样的情绪里,煎熬地思考,无力地哭泣。
晚上,练习静坐 ,周围一片黑寂,只剩下我的心声,还有无边无际的意识 。回忆像是雨点,轻飘飘的到来,绵长不断地倾泻并拉扯我的心绪。我想起:大学最好的朋友约我参加她的生日,我在生日当天仅仅因为心情不好,和她撒谎生病爽约而去。她取消了生日聚会,为此哭了两个月;在中医馆忙碌的时候,因为不熟悉操作没有做好本职工作,我就会很情绪化地怪同事没和我对接好,说别人的不是,可明明是我自己平时没有留心去观察学习,陶醉在自己清高的小世界里;妈妈很想教会我好的生活习惯,但是没说几次,就被我一顿呵斥: 我是大学生学习很累了不应该去做这些“低下”的琐事。其实,在哪里,我都一样。用“我要把时间投入更重要的考试”“我已经很累很不开心,为什么逼我去做”,“待会我要出去玩 ,这些事等明天等保姆来做就好了”,“我只要考的好,上了名牌大学,别的学没学会都一样”,“你们有没有考虑我的心情”这些自我中心的概念,深深地植入我的脑海,我忘了作为一个人,我们的成长不是用一个个借口美化错误,就是因为我有太多理由,太多解释,证明我还没错的离谱,都是情有可原的。所以,永远有第二、第三次犯错,重复旧有模式,拖拖拉拉,敷衍塞责,没有认真对待别人回馈的讯息,尊重他人,改变我们的心(惯于逃避和推卸责任)在工作和人际交往中重重碰壁。
于是,我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在认识到错误的时候,勇敢地说“是的”,当下切断,直下承担。不再用美丽的谎言,完美的借口躲避痛苦,追求空泛的成长,只是去做。那么,一切才真正开始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