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9题。
刈禾女之歌
辛笛
大城外是山
山外是我的家
我记起家中长案上的水瓶
我记起门下车水的深深的井
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
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
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
在雨里生长
如今我来日光下收获
我想告诉给妹妹们
我是原野上的主人
风吹过镶刀下
也吹过我的头巾
在麦浪里
我看不见自己
蓝的天空有白云
是一队队飞腾的马
你听风与云
在我的镶刀之下
奔骤而来
一九三七年四月三十日
在苏格兰高原
6.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大城外是山/山外是我的家”,既点出抒情主人公的出身背景,也交代了城市与乡村的地理位置,表现城市与乡村的空间阻隔。
B.“我想告诉给妹妹们/我是原野上的主人”,写刘禾女收获时的心理活动,表达她对拥有原野感到欣喜。
C.“风吹过镶刀下/也吹过我的头巾”,写刘禾女劳作时的欢快,也写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
D.“在麦浪里/我看不见自己”,是从宏阔的视野观看原野,着意写刘禾女在面对原野时的渺小感。
7.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歌前四行,从“大城”“山”转向“水瓶”“井”,节奏也变得舒缓,这种变化带有情感倾向。
B.“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在雨里生长”,是静与动、空间与时间的结合,这是该诗常用的表现手法。
C.“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以抒情的笔触表达了刘禾女愉悦的心情。
D.“你听风与云/在我的镶刀之下/奔骤而来”,通过使用祈使语气和加快节奏,增强了抒情效果。
8.“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中的“空而常满”如何理解?(4分)
9.诗歌从刘禾女的角度抒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
6.D 7.B
8.空可以理解为主人公等待收获时的着急和空虚感,满可以理解为主人公收获时内心的满足感和愉悦感。
满是思念故乡时的快乐与充实,空是期盼不能实现的怅惘
解释:
联系前一句,“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这句诗使用通感手法,把诗人对故乡的期盼与和渴望之情描绘的淋漓尽致。然后再注意这句中的“也”字,“也”字说明这种情感和前一句的情感是一致的、有连续性的。所以答案还可以是“满是思念故乡时的快乐与充实,空是期盼不能实现的怅惘”。
9.文中主人公自述的语气抒情属于使用第一人称抒情,第一人称方便主观的心理的描写,代入感强烈,易于抒情。
第一人称叙述角度,写的都是“我”眼中事,心中事,可充分展现“我”的内心世界,这就更具真实感。阅读时,不仅作者就是“我”,连读者也变成了小说的“我”。所以第一人称的好处是小说情境显得与读者的距离缩小了。
《刈禾,收割的金黄麦浪,还是原野的歌?》
——于宁老师赏析,并教读诗之法
诗,是独立于现实世界的别样的审美世界。是一个独特的艺术空间。不信且看《寻隐者不遇》为什么是“松下问童子”不是“柳下问美女”?因为,这首诗:松、釆药,深深的白云飘啊飘,隐者之深山之遥。这些个意象构成的是一个象征着隐者肃穆、高洁、悠远、济世又洒脱的精神境界啊!
再看“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怎么可能呢,太绝对了吧,一场雪把鸟、人灭绝了?再有,独钓也便罢了,钓哪门子雪?这么冷这么饿,钓鱼、烤鱼罢!不!这在一片天地冰冷洁白、清幽冷寂里,独钓的是一份倔强与孤傲啊!
所以,小朋友们,记住啊,读诗,你进入的是一个由有意选择的意象构建的特殊艺术境界!
一注意:意象意境及其象征意味。诗的言语指向的是内心的情感波涛!来,这首刈麦之歌可不是如何收割的生产实录,不是对收割女子的机械照相。
这首诗的意象有:大城之外、远山之外的“家”(僻远、幽远),长案、水瓶,车水的井(古朴、朴素、宁静),金黄麦穗、蓝天白云、呼啸吹拂奔腾的风、高高高到遮蔽了刈麦人的滚滚麦浪(生命力蓬蓬勃勃、鲜艳明丽充满动感的)
如此梳理一下,你看,这远在大城之外、远在大城之外的山之外,这样僻远的“家”这是一个怎样的所在?自然宁静中又生机涌动,古朴雅致中又充满生机。自然充沛人亦在收割劳作,自然丰盈人亦收割自然的丰厚馈赠。这是多么悠远、和谐、美好、丰富的存在!这丰厚的自然是怎样生长起来的“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在雨里生长”,而人亦是在古老水车条案汲水饮水,朴素地生长,带些原始地蒙着略略有些“苦难”地,在风里雨里蛮荒里,生命反而会充满原始的野力与气息。
二注意:诗的时空与叙述方式。这可以通过抓题目明话题、分层次梳理内容、找时间地点诗人观察点,来梳理诗里的时空,弄清诗怎样构架、表达着它的内容。
题目是“刈禾女之歌”,刈,割。收割。收割场景并不是一上来就写的,来日光下“收获”,你听风与云/在我的镶刀之下/奔骤而来,这里,在诗的最后一部分才扣住题目,描绘风中、阳光下收割的场景。且哪里是写实的割禾收麦,收割的是奔腾的风和云朵!
注意开头的“我记起”“记起”中间的“如今”,这在时间上是倒叙(记起来的是以前的事)、在逻辑上是因果(记起、记起,所以如今归来收割)、在情感上是深深的怀念(不然怎会对那些生活细节,跨越时空地记起呢!)
如果你抓住了这些关键词语,理出了这前补充铺垫,后文才是诗歌主体内容的层次关系,那么你会懂得——这今日的刈禾,表现的不是今日日常生活的宁静丰满,而是,满怀一腔深深乡情,昨日今天一齐收割!
你又注意开头几句,对家的位置,是怎么交代的?家的位置有何特点?“大城外是山/山外是我的家”,结合着刚才的层次梳理,对时空的梳理——这首诗有昨日、今日的两个时空,如今“来”;那么,开头“大城外是山/山外是我的家”这里为什么要用一层层空间推远的叙述方式描绘家那僻远的位置?是谁的眼睛在遥望,遥望那远而又远的家乡?我读这开头,联想起“平芜尽处是春山 行人更在春山外”宋代李觏的《乡思》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是啊,这是遥望了又遥望的思念家乡的眼,望眼欲穿。这是眺望了又追忆的故乡的情,此情依依!
“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
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
在阳光下风之中家乡的原野,生命、心灵是多广阔宁静而丰富。所以他深深地怀念所以他深深地爱恋,所以他深情地歌唱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