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时节起,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从中医角度讲,此气候最大的特点是“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此时期人们的汗液蒸发较快,因而常出现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甚至会毛发脱落和大便秘结等症。所以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同时要避免因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等耗散精气津液。在饮食上应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类食品,宜多吃芝麻、核桃、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百合、沙参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
寒露时节,天气开始转凉,阳气收敛,人体生理活动也要适时做出调整,以确保体内的生理(阴阳)平衡。那么寒露养生都需要注意哪些呢?
足部保暖
常言道:“寒露脚不露。”寒露过后,气温逐渐降低,为防止“寒从足生”,足部保暖要做到位。每晚可坚持用热水泡脚,促进足部血液循环,减少下肢酸痛发生,缓解疲劳。
作为人体的第二心脏,足部承受着巨大的负担。若足部血液循环差,将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睡时可贴上老北京穴位贴,促进身体排毒循环,更有效保暖保健
适时添衣
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利于提高皮肤和鼻粘膜耐寒力,但老人、儿童和体质较弱者,则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冻”出病来。
换季衣服以保暖为主,厚薄搭配。当环境气温降低后,人体上呼吸道的抗病能力降低,此时感冒病毒的致病能力增强,因此,为了及时预防感冒,要适时更衣。
同时,还应随时备好急救药品,防止因气温骤降而引发哮喘、中风、心肌梗死等突然疾病。
朝盐晚蜜
秋季皮肤干燥,想要补水,专家建议“朝朝盐水,晚晚蜜汤”。白天来点盐水,既补足水分,又促进肠胃蠕动。
晚上喝点蜜水,既养生、抗拒衰老,还可防止便秘。在秋天经常服用蜂蜜,还可润肺、养肺。
早睡早起
寒露过后昼短夜长,“阳气”开始收敛、沉降。此时人们应开始注重保养阳气,分时调养,顺应节气。
秋季养生就要做到“早睡早起”,早睡可顺应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
养阴防燥
寒露后,秋燥盛行,昼热夜凉。许多人会相继出现中医上所说的“凉燥”症状,即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
在饮食上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食品,宜多吃些芝麻、莲藕、银耳、萝卜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物。水果有梨、提子、香蕉等;蔬菜有胡萝卜、冬瓜等,以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
早餐应吃温食,中老年人和慢病患者应多吃些红枣、莲子、山药、鸭、鱼、肉等食品。同时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注意补充水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