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校的“教养”

学校的“教养”

作者: 身外浮云 | 来源:发表于2019-02-11 17:50 被阅读0次

          参加区青少年足球联赛闭幕式,见工作人员拖着一个移动音箱到操场,我以为学校音响系统出故障了,询问后方知因学校最近一段双休日承办的赛事比较多,周边居民投诉噪声扰民,承办赛事的区少体校与双十中学海沧附属学校商量后遂决定闭幕式改用小功率的移动音箱以控制音量及声音的传播范围,尽量减少对学校周边居民的影响。

          恰好近段时间,经常听到家住某学校附近的朋友和同事抱怨,学校为举办一项大型的体育展示活动,近几个月来,几乎每天放学和双休日都要组织学生训练,高音喇叭高分贝的声音让人心绪不宁,日复一日,很多居民不堪其扰。有朋友找到学校领导沟通,学校负责人理直气壮地说:想不受影响,当初就不应该购买学校边上的房子!朋友觉得学校的表现太傲慢了,但也无奈其何。

          的确,学校作为教育机构,免不了举办各种活动,毗邻学校的居民,生活很难不受到影响。早操、运动会、大型文艺活动等等几乎都要用到高音喇叭,频繁的噪音污染让人心生烦躁。学生上学放学时段难免交通拥堵,也会给居民出行带来困难。凡此种种,居民在购房时应该都要有心理准备,选择学校毗邻而居,方便了子女就学,或享受了“学区房”的福利,付出必要的成本似乎也是理所应当的。然则,这种“理所应当”是不是意味着居民对学校“扰民”不满时,学校就可以理直气壮地予以驳斥,是不是毫无协商、改善的可能?双十中学海沧附属学校的做法让我们看到了学校对居民意见的重视,看到了一种邻里之间的善意,我以为这正是学校的“教养”。

          教养是人对待他者和所处环境的态度及由此带来的行为方式,是内在的文化和品德修养。尊重是“有教养”的基础,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尊重所处的环境,才会设身处地去理解他人的感受,才会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自觉。教养虽然是针对人而言的,但一个机构其实也有与周围环境所处的态度和交往方式问题,这种态度和交往方式不妨也可以称之为此机构的“教养”。学校也不例外,学校的教养当然是这所学校中的人赋予它的,也可以说它是一所学校内在的文化品质。学校的“教养”相比与其他机构,尤显重要。

          学校中教育无处不在,学校的“教养”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资源。学校道德教育无不要求学生要有社会公德,在公共场所,轻声细语,尽量避免给他人带去不便。但倘若学校在与社区的互动中,表现的却是我行我素的冷漠,是居高临下的傲慢,学生在家长、在社区居民中听到的只会是不满学校的声音,学校言行不一,无疑会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有教养的学校,会深切关注周边的环境,将自己视为社区中平等的一份子,自觉为环境的改善尽己所能。社区环境最重要的当然是人际环境,学校尊重周边的居民,重视社情民意,尽可能减少或减轻因学校举办活动对周边居民带来的不利影响,无法消除的影响,也乐于主动沟通解释,并向居民表达歉意,呈现的就是一种良好的教养,学校的这种“教养”也为建立良好的社区人际环境树立了典范。

          学校“教养”的核心是尊重。学校尊重自己的师生员工,不因人的起点和发展不同而有歧视、贬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校中的师生亦是如此,学校善于发现人的长处,平等待人,让每个人在学校中都能感受到善意,有发展的空间,有成长的动力。学校尊重所处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开门办学,主动对话,与环境和谐共处,成为良好环境的积极建设者。

          学校“教养”应该源于文化自觉。学校作为文化传承传播的机构,自然而然也被视为所处区域的文化高地。作为学校的源头,无论是东方的稷下学宫,还是西方的柏拉图科学园,都极大地影响着当时乃至后世的文化,学校自应有其文化自觉,有其神圣意味。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扎根于一块土地,不但须履行其自身应该承担的教育教学职能,也须对这块土地上的人负有一定的教化之责。这种教化,不需要说教,只需学校以一种良好的“教养”屹立于此,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2019年2月11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校的“教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eaq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