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晚上11:12,楼下依旧在传来窸窣的说话声。这一天,是2023年的正月初五,我和许先生离开老家的前一夜。
年前回来时,也不过像寻常认识的熟人一般笑语晏晏,不似久别重逢,思念颇深。直到这一夜,这咕咕的说话声,突然开始诉说起这如影随形的乡愁。
这是属于80/90后一代的乡愁——一场像潮水一般的大迁徙。
受制于大约类似故乡放防不了灵魂,他乡安放不下肉体一般的说法,身为80 90后的一员,我们都是这场迁徙中的一份子。我自高考选大学时,选择了在家乡的省会城市读书,因此这种迁徙带来的乡愁给我的印象并不深刻。直到和家在千里之外的许先生携手——我本来只烦恼坐车时间太长,每年的一次太辛苦这样的困苦——直到现在,今天的这个晚上,这份沉甸甸的重量才终于压到了我这个局外人身上。
因此我没有下楼,我听着那咕咕的说话声逐渐弱了下去。这是我给予许先生的理解。
“不管怎样,回家就好。”
返乡的时候意外没有赶上最先定好的那班动车,这是许先生当时说的一句话,来自他父母在过年时常常念叨的一句话。为此我们赶紧改签了当天的另一班车,拖着沉重的行李箱,狂奔在月台上,一头大汗,庆幸赶上了最近的这一班。多花的钱,冗余的麻烦,都在这一刻被能回家的安定抚平。
这句话,似乎变成了每一个赶着回家的年轻人的安魂咒。
抖音上突然火了一个话题,叫做#充电器一拔又是一年#。是啊,每个人在离乡返程的第一个动作,都是拔掉充电器。充电器的一头,是沉甸甸的乡愁。游子们被脐带一般的数据线连接着,飘荡在遥远的城市,又轻忽无可依托,又被强烈地牵绊和依恋——这是独属于这一代年轻人的乡愁式浪漫。
而此刻,我们坐在返程的高铁上,窗外是连绵的青山。
星光不问赶路人,年轻人,致同样也在路上的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