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包围圈日渐扩大的今天,你见过下图这个刻了字的石头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7941067/48c44e3cfa55f2ab.jpg)
这是我在刘家村拍的。这个被高楼环侍着,有百十户人家的村落,还遗留着几块刻有“泰山石敢当”的砖石,面向村路立于宅前或屋子拐角。
我不知立块这种石头有何讲究,便虚心请教大张,他告诉我,“石敢当是五代时期的将军,其一生逢凶化吉,御侮防危,英勇护主,后来就演化成了神,凡桥路冲要之处,必以石刻其志,书其姓字,以捍居民”。
这种说法,我是难以信服的,秦琼尉迟敬德两位将军把守着大门,也没见在名字前加个“泰山”之类的修饰啊?
只好求助于网络了。
真是不看不知道,看了吓一跳,泰山石敢当习俗于2006年5月20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而泰山石敢当的传说故事,除了大张讲的将军故事,另外有好几个版本,且容我一一道来:
①说是当年黄帝大战蚩尤,蚩尤猖狂至极,曾大呼:“天下有谁敢当?”女娲娘娘投下了一块炼石,喝道:“泰山石敢当!”蚩尤想要砸毁这块石头,但这块石头安然无恙,蚩尤于是仓皇落败。黄帝见状,就刻了很多“泰山石敢当”石块四处设置,用于震慑蚩尤,并最终打败了蚩尤。
②话说当年秦始皇在封禅泰山之后,专门带回了四块泰山石,放置在了咸阳宫的四个角上用来辟邪。上有所好下必趋焉,于是大家都在房角安放泰山石以镇宅辟邪(另一个相同的版本,是把秦始皇换成了汉武帝,相应的,咸阳宫也变成了未央宫)。
③传说姜太公封神,封到最后竟然忘记了自己,只好创造了一个“泰山石敢当”的头衔。因有“姜太公在此,诸神归位”的说法,人们便把“泰山石敢当”刻石立于宅前,以威镇诸神鬼怪。
④传说在泰山脚下住着一个叫“石敢当”的小伙子,他英勇过人,功夫高强。而在泰山城里,有一户王员外,家里有一个貌美如花的女儿。结果,这一年突然来了一个妖怪,就缠上了王家小姐,弄得王家小姐食欲不振,面黄肌瘦,眼看越来越虚弱了。
这时候,有人推荐王员外请石敢当来他英勇过人,功夫高强。而在泰山城里,有一户王员外,家里有一个貌美如花的女儿。结果,这一年突然来了一个妖怪,就缠上了王家小姐,弄得王家小姐食欲不振,面黄肌瘦,眼看越来越虚弱了。有人就向王员外推荐石敢当来降妖。
石敢接下这个任务后,让王员外准备了大盆做的油灯、盖子,又找了十二对童男童女和锣鼓,他自己带了宝剑,藏在了王家小姐的屋子里。
当天晚上,一阵黑风来到屋子里,石敢当打开油灯,屋子瞬间亮了,又让十二对人敲锣打鼓,一时间锣鼓喧天,喧闹不已。石敢当正要举宝剑斩妖,妖怪一溜烟跑了。
这股妖风后来到了福建,继续作威作福。 福建的一些农户也被妖风缠身,患了重病。人们打听到泰山有个石敢当能驱除妖怪 ,就把石敢当请到了福建。可这妖风流窜作案,石敢当也没办法跟着他跑,于是便用家乡泰山上的石头,刻上“泰山石敢当”的字样,谁家闹妖风,就把这石头放在谁家的门外,妖怪就不敢进去了。久而久之,便有了石敢当辟邪一说。
有木有看《西游记》猴哥在高老庄收服八戒,或者《水浒传》鲁智深在桃花村解救刘小姐的感觉?这个故事广泛流传于山东地区,不知道会不会是那两部名著的蓝本。
除了上面列举的传说,史料中最早出现于“石敢当”一词,在西汉史游的《急就章》中:“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意思是有位勇士石敢当,所向无敌,不仅捉妖驱邪,还能治病救人。这部类似三字经的幼儿读本中提到的“石敢当”,有专家说是姓石的大族子弟有担当之意。
宋朝施清臣的《继古丛编》中第一次出现了“石敢当”镇邪的记载:“吴民庐舍,遇街衢直冲,必设石人,或植石片,镌‘石敢当’以镇之。”防冲撞而放置石块缓冲,这种实用精神更符合国人的气质。
福建莆田发掘出一块唐代大历五年的石刻,上面刻有铭文:“石敢当,镇百鬼,压灾秧,官吏福,百姓康,同教盛,礼乐张。”这就和后来石敢当的意义完全一样了。
至此,“石敢当”驱邪、禳解的形象已经完全树立了,可似乎还差一顶上得了牌面的桂冠,于是泰山这顶帽子加上去了,毕竟,泰山是太阳最先照耀的地方,皇帝都不能轻易上去。《博物志》云,“泰山一曰天孙,言为天帝孙也。召人魂魄东方,万物始成,知人生命之长短。”泰山作为“治鬼之山”,对于神鬼的威慑力自然不容小觑。于是到明代,石敢当就完全和泰山石敢当融合在一起了。
“镇宅石”+“石敢当”+“泰山”,三个镇邪避鬼的神物联系到一起,自然也就产生了“三次方”式的神性加成,“泰山石敢当”就这样成为了村俗文化的一部分。Ta曾经离我们很近,现在正在一步一步地走远……但愿,我们还能见到Ta,但愿,我们在见到Ta之后,还能想起这些关于Ta的传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