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国国际学校市场空间、规模及年增长率走势分析

中国国际学校市场空间、规模及年增长率走势分析

作者: 选校专家 | 来源:发表于2017-08-11 11:15 被阅读0次

    中国国际教育网讯:民办教育领域管制的放松以及国际教育领域政策的规范开始使得国际教育在政策上迎来发展的重要时机;外籍人员以及出国留学人群的稳步增长为国际学校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生源;随着收入的提高、教育观念的转变以及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国际教育的热度将会持续发酵,国际教育将步入快速发展时期。至2017 年中国国际学校招收学生人数将达到24.46 万人,年复合增速达11.3%。

    一、教育政策利好,民办教育迎来春天

    新一届政府执政以来,教育领域改革政策频频出台,并不断审议部署民办教育领域的相关改革措施。2015 年1 月7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对《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进行一揽子修改的修正案草案,进一步为民办教育的发展扫清了障碍。该草案进一步要求消除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之间的差别性待遇,为民办教育的发展创造出更好的环境和更大的空间;同时,为调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教育产业发展,草案增加了明确对民办学校实行分类管理,允许兴办营利性民办学校等新的规定,并明确指出“民办学校可以自主选择,登记为非营利性或者营利法人”。教育法一揽子修正案正式进入立法程序对民办教育的意义重大,为我国未来的教育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2010-2016年中国国际学校市场规模及增长率走势

    新一届政府的诸多教育政策明确了民办教育顶层制度设计的方向,将逐步放松对民办教育领域的管制,大幅提升民办教育办学比例,引导优质教师资源从公办学校进入民办学校体制,未来民办教育发展空间巨大。《民办教育促进法》的修正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后,我国民办教育的法治与政策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

    2005 年,国务院开始取消对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聘用中国公民的核准之后,国家对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管制便逐步放开,2010 年教育部取消了1995 年暂行管理办法中聘用中国公民需要省级行政部门核准的规定,2012 年国务院将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审批权由教育部下放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国际学校的审批与监管进一步放开。

    公立高中国际班转型为民办对规范国际教育整个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在私立体系内,国际班面临的行政束缚更少一些,在经费、管理机制以及教师的聘用上将获得更多自由,学校更具自主权;另一方面,限制公办学校国际班会极大促进民办国际学校的发展。目前,以合作办学方式成立的公立学校国际班已不再审批,部分国际班面临转制,未来民办国际学校将引来发展契机。(更多资讯请关注公众号:选校专家)

    二、受众群体增加带来增量需求

    受众群体增加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来自于国外,来华发展的外籍人员增加所带来的需求,另一方面来自于国内,出国留学人群增加所带来的需求。

    1、我国移民吸引力增加,移民红利有待挖掘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开放力度的增加以及中国国际形象的提升使得来华工作或移民居住也成为国际移民潮的新趋势,近十年来我国外籍人员迅速增加。

    在“最吸引外籍人士居住的国家或地区”排名中,中国总体排名位列第三,仅次于瑞士和新加坡。其在对外籍人士的调查发现,中国是亚洲地区最受外籍人士青睐的国家;中国的吸引力逐步上升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中国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良好的工作机会以及令人满意的薪酬。从所提供的薪酬来看,在中国约25%的外籍人士年工资超过了30 万美元,超过了任何国家的外籍人士收入比例;另外,全球外籍人员年薪超过25 万美元的几率平均约为7%,而在中国则可以达到29%。外籍人员的增加,尤其是外交人员和商务人士的增加为国际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5 蓝皮书》援引联合国数据,2013 年居住在我国境内的外籍人员共84.85 万人,仅占我国人口的0.06%。移民人口占发达国家总人口的比例大多超过10%,虽然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导致占比较低,但这一比例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也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3.2%)、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1.6%)和最不发达国家平均水平(1.2%),基本为世界最低。

    全球主要国家及地区移民数量及移民占总人口比例

    各国数据均显示,移民以及外籍常住人口对本国的科研、产业创新等多个领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30 多年的高速发展所依赖的改革、开放与人口所带来的红利正逐步消退,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转型。中国经济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人力资本将成为中国进入“新常态”阶段的新的增长动力。人才引进也是我国积累优秀人力资源的重要举措,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对外国际形象的提升,我国将吸引更多的外籍人才,未来我国有望进一步开放海外人才引进政策,享受移民所带来的红利。

    2、出国留学人群低龄化趋势带来巨大需求

    出国留学人数增速回暖,进入平稳增长期。出于对国际背景和国际化视野的追求,中国近年来兴起了持续的留学潮,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都成为中国留学重要的目的地。国家统计局与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4 年中国出国留学总人数为45.98万人,较2013 年增长了11.09%。《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5)》显示,从1978 年到2014 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累计已达351.84 万人次。自2005 年以来,出国留学人数增速大多保持在10%以上,2008 年、2009 年、2010 年更是保持在20%以上, 2013年出国留学人数增速放缓,仅为4%,但2014 年出国留学人数的增长率再次恢复到10%以上。

    2015 年出国留学人数约为50 万人,增速至少达10%。在经历了高速增长之后,预计未来出国留学人数增速将趋于稳定。本科留学渐成主流,低龄化趋势为国际学校带来需求。近年来,出国留学开始出现低龄化趋势,世界各国赴海外攻读本科的留学人数增长显著。以主要留学意向国之一美国为例,从赴美留学学生的整体情况来看,自2011 年开始,国际学生本科留学学生数量也已经超过了研究生阶段。也就是说,低龄化已成为全球留学的趋势。

    随着出国留学人数的持续增长以及留学低龄化趋势的显现,未来将有更多家长选择让子女在出国前先行接受国际教育,就读国际学校的热度将持续发酵。

    三、国际学校行业发展趋势

    1、收入越高,家庭越重视子女教育

    2014 年我国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 元,同比增长10.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 元,同比增长9%。中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迅速增长,已由2000 年的6280 元增加到2014 年28843 元,年复合增长率11.5%。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使得家庭有意愿且有能力负担公立基础教育之外的教育方式。

    教育消费占到中产阶级家庭收入的1/7,在全球的比例也相当高,并且预期该比例还将持续增长。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学龄人口数量庞大,教育需求旺盛,以国家为主导的教育供给严重不足,不能满足社会对子女培养的需求;另一方面则是文化因素,相较于西方国家,中国(亚洲)家庭倾向于为孩子投入更多的教育资源。

    2015 年我国48.8%的家庭每月教育支出达500 元以上,即年教育支出在6000 元以上的占比近一半,其中更有29%的家庭每年的教育支出在10000 元以上。另外,随着收入的提高,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对子女的教育进行高投入的人群占比更多。家庭月收入5000 元以下的仅有15%的家庭月教育支出在1000 元以上,月收入15000-20000 元的家庭有40%的家庭月教育支出达到了1000 元以上;而月收入在30000 元以上的家庭中,有57%月教育支出在1000 元以上,其中更有38%的家庭每月为子女教育投入2000元以上。很明显,家庭对子女教育投入和重视程度是随着收入不断提高的。

    2、中产阶级是国际教育消费的重要潜力军

    中国大陆的大众富裕阶层人群规模基本保持稳定增长,2014 年末达到了1388 万人,增速15.9%。受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大众富裕阶层规模的增长速度有所下降,预计到2015 年底人数将达到1528 万人。

    大众富裕阶层人士中有54.8%的人表示会把子女送往国外接受教育。大众富裕阶层日常的主要消费包括基本开销、子女教育、投资、房屋贷款和其他大额支出,其中最主要的两大开支项目为基本生活开销与子女教育,覆盖率分别为80.9%及47.8%。一般高收入家庭除了入读国内的私立学校、国际学校以及出国留学以外,还要培养子女的兴趣爱好,所以教育支出相对要更高一些。

    3、教育观念转变,教育国际化渐行渐近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学生家长对于子女教育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更重视文凭到更重视能力,从更重视知识积累到更重视综合素质,从更重视学校专业到更重视国际视野。当前我国的应试教育体制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家长甚至整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国际学校的西方教学理念更加强调学生个体综合素质的提高,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好奇心、开阔学生的视野以及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具体来看,国际学校在教育理念、课程设臵、教师资源、学校运营等多个方面较传统K12 教育有着显著优势。

    我国传统应试教育并不注重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不太重视艺术与体育等副科的发展,学生缺乏创造力,同时,国内学生基本对自身职业规划少有考虑,甚至有的在大学毕业之前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从事什么职业,对前途较为茫然。国际学校教育观念都是国际通行教育方式,以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针对学生的兴趣培养、身心健康以及今后的职业规划和价值观形成都大有裨益。

    课程设臵上,国内公立教育的课程多为标准化课程,不仅内容缺乏多元性,而且在课程学习中更加注重应试技巧而不在于内容,对学生的好奇心、社交能力、身心健康、生活自理能力均不利。而国际学校的课程内容设臵一般较为多样化,这一点从IB、A-Level和AP 课程的众多门类即可看出,学生对课程的选择也有较大自由。同时,国际学校以英语主导的课程设计与国外大学接轨,能对学生在全球范围内申请名校提供有力支持。

    一般,私立学校的学费要高于公立学校,国际学校的费用还较私立学校更高。而国际学校的办学成本有很大一部分用于教师的工资福利中。国际学校的教师工资福利很高,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更强,激励更足。国际学校的教育(除国际班)一般采用小班教学,教学效果相对较好。

    4、教育国际化大势所趋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使得世界各国交流日益频繁,人力资源的跨国流动也成为常态,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一种全球性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充分利用国内与国际教育资源,优化配臵本国人力资源,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型人才是世界各国政府教育战略的重要目标。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明确指出要“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随着中国逐步从依靠人口红利的劳动密集型经济向资本与知识密集型经济转型,教育振兴将直接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经济转型的成功。基础教育国际化是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深入推进基础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要选择,基础教育国际化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这也是发达地区教育发展的强烈需求。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逐渐建立起以公共财政支持为主的教育事业和社会资金支持的教育产业,随着民办教育领域相关法规的修订,民办教育将逐渐承担起更加重要的角色。就国际学校来说,目前民办国际学校还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报名人数远超招生人数,录取率较低,相比于国际班,民办国际学校拥有独立的校园基础设施,学校拥有较大的自主权高比例的国际教师资源,也保证了与海外较为接近的教学水平。同时,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教育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所占份额迅速上升,民办国际学校将迎来发展良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国际学校市场空间、规模及年增长率走势分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eel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