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之后,工作日日更难度增大了。而我自知愚钝,短时间内完成更文似乎不太可能。那我又不想放弃日更,一旦断更,想要重新开始不知又会拖到何年何月。开通简书始于疫情开始那年花开的时候,而后开始工作。工作量较大,便放弃更文。时间久了,连更文的心情都没有了。给自己找各种借口,时间不允许,才思枯竭,断更掉粉,失去自信……没多久就卸载了简书。
前车之鉴,我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看自己能坚持多久。也为了若干年后给自己留下点故事,聊表慰藉。好歹也是一把辛酸泪,之前的纸质文曾被我一把火烧了许多。留存的那些记忆,也随之消失。多年以后,我怕是早已忘却年轻时的荒唐、做作、矫情、小女儿情态……而文字又以这样特殊的方式记录下来,每每读来,仍能重温旧梦。
双休日时间相对自由,我给自己制定了计划。尽量双休日多给自己留点库存,这样,工作日那天万一出现意外,也可以拿来救急。虽有这样的想法,但是实施起来还是难度颇大的。写文对我而言,需要字斟句酌,有时候一千字左右的文章,我可能要花两个多小时。写完还需要修改,查找图片等。另外选材也是个难题,如果想要保持高质量的输出(当然我的质量充其量也就是小白的水平),还需要不断地输入,输入也需要更多的时间。所以,每日更文的时间等于阅读一个小时左右,加构思选材半个小时左右,加写文一个小时,算下来,每日成功更文需要花费两到三个小时,相当于半天的工作时间。通常一个脑力劳动者工作半天,收入不应低于五十到一百,而我们目前在写文上的收入为零。
写到这里,我觉得想要通过写作变现的人可以离开了。当然我之前卸载的原因也是因为上述种种分析后的结果。下载简书是因为听说写作可以变现,全职带娃的宝妈想到曾经的热爱,便计划“重操旧业”。多年前记日记的习惯虽有间断,却也保留了下来。拿起笔是写,敲键盘也是写。一个人看电影,一群人看电影,感受会一样吗?答案是否定的。分享让我快乐,让我成长。虽然变现遥遥无期,我也逐渐对自己有了清晰的定位,也许我压根就不是什么优秀的创作者,连简书创作者认证都不能通过。更不要提变现了?
人贵有自知之明,然而人又不能给自己设限。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如果连梦想都没有,那他和咸鱼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贬低咸鱼,咸鱼不是也会有翻身的那一天吗?虽然目前仍在生活的底层,却从来没有想过要躺平,一直在努力改变着现状。虽艰辛,却不忘初心,曾经的跌倒,终会爬起来,继续追赶明天的太阳。正如我所喜欢的这句话:
心若向阳,无谓悲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