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篇:让生活的环境更整洁(三)
(接上篇)生活规则是孩子出生后最先接触的。培养孩子的生活规则意识首先要为孩子建立秩序感,让孩子知道什么样的是有秩序的,什么样的是杂乱无章的。所以作为家长,要首先保持家里的整洁性。我不相信在一个在杂乱无章的生活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有始终保持整洁的习惯。所以在这个事情上,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否则再多说教也会无济于事。
每个人的生活条件是不一样的,住宅或大或小,家具或新或旧。但是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保持整洁,干净。即使是小房子,旧家具,只要收拾得井井有条,一般人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就会感到舒适。相反就算家里装修得富丽堂皇,但是各种东西乱扔得到处都是,也不去清理,你会觉得生活得很舒服吗?
因为有了孩子,我们家平时也会非常凌乱。除了每天简单归整以外,我们每周三和周日会集中整理。周三一般由孩子妈妈或老人打扫。周日一般是由我带着儿子打扫。脏乱并不可怕,前文说过,根据熵增定律,事物总是向混乱的状态发展,所以环境变得脏乱是正常的现象。但是定期整理非常重要,人们无法抗拒事物发展的规律,但是可以影响它,至少可以加速或减缓其发展过程,从而实现对周边环境(包括自然和社会)的变革。
定期整理不但对生活环境非常重要,对人类自身也非常重要。我们做的事情,我们的认知,我们的情绪,都需要定期整理。通过整理,我们可以调整目标和方向,总结出正确的方式方法,并且把不适当的方式摒除掉,这样人才能长大,人类才能进步。如果一个人的生活一团糟,总是浑浑噩噩,看似忙忙碌碌,其实一无所成,其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他(她)不善于总结和整理,所以没有清晰的目标和方向,也没有正确的方式和方法。
对于孩子来讲,不可能有自驱式的整理意识,那就需要家长来定期督促。先从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事情开始,通过长时间的整洁习惯训练,让孩子把自己的生活环境变得井井有条,甚至富有美感。等孩子大一点,只要简单引导,他就会把这种整洁的习惯带到学习和思维中去,在学习中定期地总结和复习,对于接触到的新事物也会定期去思考和整理,日积月累,假以时日,这样的孩子势必会持续取得进步,变得更加优秀。
我现在训练儿子整洁习惯的方式非常简单,在他4-5岁这段时间里,督促和提醒他做到以下三点:
1) 玩儿完玩具后要整理收拾整洁。
这一点是难度最大的。孩子玩儿玩具从来都是玩儿到困得快睡着了,或者需要强行把玩具从他手上夺下了才肯罢休。让他自己主动不玩儿,而且把玩具收拾好简直比登天还难。我之前也想了很多方法,包括威逼利诱,但是效果都不太好。有时即使迫于强势,他偶尔会收拾一两回,但是并不持续。不过有一次,他从卫生间里出来,不小心踩到地上的玩具摔了一跤,胳膊疼了好几天,差点去医院。我就赶紧趁热打铁跟他说:“你看如果不把玩具收拾起来,自己就要摔倒了,而且其他人也会有危险”。也许是因为感同身受,他对收拾玩具不是那么抗拒了,正常情况下只要提醒,他就会收拾,但是需要我们跟他一起收拾。所以家长一定要抓住孩子的关键事件,这样才能让孩子变得更主动。
2) 如果家里乱的话要主动收拾。
由于我每周都带他打扫卫生,所以他对收拾房间并不排斥。说到主动性,这么大的孩子肯定还不具备,但是偶尔也会主动擦桌子,整理物品。大多数时候,只要我提醒,他就会开始行动。可能是因为他把收拾房间看成是玩儿吧,长大了不知道会怎样。不过我相信习惯一旦养成,潜意识会战胜意识,期待他的习惯早点养成。
3) 用完东西要放回原处。
这一点儿子做得还不错,当然不是每次都能做到。但是只要提醒,他就能自己去做。而且有时家里其他人乱放的时候,他还会提醒。看着他煞有介事的样子,每次都把我们逗得大笑。(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