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买宝宝的商业保险,顺便把家庭整体保险梳理一下,总结一下自己犯过的错。
最开始在决定要购买商业保险前,我把知乎微信上的大量文章都看了一遍,对商业保险有了一个基本概念。
首先我明确了自己的目标是性价比高的消费型保险,同等保障下选择价格低的,然后就是在还年轻健康的时候配置好长期险种。
因为我基本属于标准体,购买起来相对容易,加上还没有社保,风险最大,所以最先买的是自己的重疾险(百年康惠保)和定寿险(阳光人生随e保)。老公因为近年出过一次小小的意外,不太符合很多产品的健康告知,重疾险就拖着一直没买,先购买了定寿险(擎天柱)。因为老公是家庭经济支柱,所以定寿保额买了50万,我自己是30万,都保到70周岁。
这两天把宝宝的社保、重疾险(慧馨安)和意外险也买好了,目前除了老公的重疾险,主要配置基本告一段落,后期可能会根据情况补充一些短期险种,比如宝宝的医疗险,在家庭经济情况进一步改善前长期险暂时不会再买。
由于我们双方家长都只有新农合,身体也多少有点小毛小病,除了意外险其他商业保险大部分也没办法购买,这部分风险只能自担了。
回顾这个过程,我自己是犯了几个大错的。一个是没有重视健康告知,最开始买保险把重心都放在了比对价格上,健康告知就大略看看,比如给自己买重疾险忘记了自己曾被诊断出多囊卵巢吃过一阵激素药,这种情况肯定需要核保,虽然这不属于重大疾病隐瞒,但肯定还是有很大风险的,在完全满足健康告知的前提下才有选择的价值。
另外一个就是每年保险费用约占年收入约10%,比例有点高。我一开始太想一步到位了,像定期寿险如果有机会重新选择我会适当提高保额减少年限来更好满足需求。
一般来说保险配置不超过年收入5%比较合适,不过把最重要的险种重疾和定寿在身体健康的时候配置好对我来说价值更大,只有努力争取提高年收入才是关键。
最后就是自己的社保问题,暂时还没考虑好什么时候重回职场,找一个第三方机构交社保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今初为人母,也开始上有老下有小,配置好保险虽然不可能规避到所有风险,但至少可以大大提高我们小家庭的抗风险能力,说到底赚钱才是硬道理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