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遍读《我手写我心》的时候就囫囵吞枣过了一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且书的内容比较基础,当时并没有学到什么东西。
读第二遍的时候比较认真,感触深的有以下三点:
01,反复练习写同样一件事
作者娜塔莉说,她有段时间一直试着写父亲的离世,写了有一个月。后来某一天当她坐在咖啡馆的时候再次写下这件事时,突然所有的文字都好像自动从她的笔尖流淌出来,一切都是那么顺畅。
娜塔莉有一个专用笔记本,每天都在上面写点什么,她规定自己一个月必须写满一个笔记本。写作前期更重要的是量而不是质。
这也给了我很大启发,虽然我现在大部分写的文章都是影评和书评,但是我特别想记录下我的9岁之前的童年时光。那段日子也是我最无拘无束,简单快乐的时间。
之前也写过几篇童年趣事,但是写的不好,后来因为各种各样的事就被搁置在那里。
要想写好一定是需要大量的练习,反复写,和文字保持亲密关系,不断为你的文章捕捉合适的文字,直到有一天它们被你所掌控。
拥抱枯燥就是拥抱意义。
02,列写作清单
日更的时候有时候不知道写点什么,好像这一天也没发生什么特别的,有意义的事情。
坐在电脑前痛苦万分,想破脑袋。其实可以从两方面来入手。
第一,建立一个写作清单,平时遇到什么好玩的人或事,或感悟,看到什么电影等都可以放进去,作为以后的写作来源。
第二,其实什么都可以写。如果实在想不出当天有什么值得写的事,不妨试着写写你的书桌,你的电脑,你新剪的头发,你的房间等等。没有写不到,只有想不到。
建立写作清单也会让你开始留心身边的事物,关注曾经不注意的细节。
03,放进自己的感情
最近在拆解影评,发现好的文章不仅仅是对电影本身进行分析和解读,更多会代入作者自己的感受,用文字的力量带领读者一起阅读电影。
对比后才发现我的文章干巴巴地仅仅做出分析,没什么自己的感情。难怪有读者评论说“像是机器写的”。
当时看到那句话非常难过,不明白为什么我这么努力写的文章会被这么评价。后面有了对比才发现或许没有放进自己的感情是主要原因。
我本身就不擅长写故事类,散文类的文章,写影评的时候就会把注意力放在“点评”二字,忽略了个人感受。
以上是对我感触比较深的三点,反复练习写同一件事,列写作清单,写作时放进自己的感情。这些是学完就能用的,希望自己能马上开始践行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