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4岁的时候第一次读王小波,记得那是一个傍晚,天色暗暗,房间没开灯,读到王二,读到陈清扬,我的内心亮了一下,活动了一下,心中涌动着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后来想了下,我知道那是解放的力量。时隔多年,很遗憾,没能像王小波那样完全用智慧解放自己,也没完全“祛魅”,但你问我读王小波的意义是什么,我说那是一种快乐,一种不太低级的快乐,一种有点智慧的快乐,一种可以稍稍解开束缚你脑袋的思想疙瘩的快乐,仅此而已,但却无比伟大。
我有两年没碰王小波的书了,跟冯敏谈恋爱那会,用学校发的生活费给冯敏买了一整套的《王小波全集》。因为我读王小波感到很快乐,我自己又写不出那么好的文字,就像王小波说过的“好的文字有着水晶般的光辉,仿佛来自星星”那样的文字,我希望冯敏能在读这些好的“来自星星”的“火星文”(字)的时候跟我一样快乐,那就是最好了,这就好比如果我不能唱一首最动听的歌给喜欢的人,但可以带她去演唱会现场,同样享受天籁,同样快乐当下,那种快乐每一个冬天穿棉袄吃过麻辣火锅的流汗的人一定知道。后来冯敏跟我分手了,她用一个绿色的编织袋把一整套的《王小波全集》又“完璧归我”寄到我家。过了很久,大约是两年前,我又把书翻出来,又读了一遍王小波。
我记得,我又一次进入有着李卫公、有着红拂、有着被小孙护士治好阳痿的王二、有着豆腐厂的王二、有着陈清扬、有着学院派的老妓女和自由派的小妓女、有着那只特立独行的猪的幻想世界,我印象里我读的时候极其快乐,好比被当下老板骂了一通闷闷不乐,忽然被朋友请去德云社听郭德纲相声,人在那时忘记一切,此刻世界里只有郭德纲,只有岳云鹏,没有大老板,也没有受气包。我觉得好的文字,就是让人放松的文字,让人忘却此身营营,让人从此在的庸俗里突围,进入一个别样的世界的那种书写,而好的文字又同时让你在走出它所营造的世界后,有了一点新认识、新启发、新力量的那种文字,可以换一种眼光去看待此在的世界,因为郭德纲再好,岳云鹏再逗,第二天上班还要面对领导,面对生活的战场。王小波的文字就是有这种魔力的文字,他是“文革”后第一个大胆写性的人,他的读者里是一定有着单身寂寞的男人,但王小波写性不等于讲黄段子,不等于在好莱坞大片里插播小电影,他的性描写很干净,很少有人看了猥猥琐琐像看春宫画,而倒像在看菩萨像一样庄严法相,因为那时你是在直面生命的一种力量,很自然很平常,他是在让人直面自身,因为那是人真实的一面。
我读王小波更多是被他的那种解构的态度所吸引,你会发现书里面的人可以那样说、那样想、那样生活、那样去爱,但又不是荒诞和虚无,他背后有着一种反教条、反庸俗、反禁锢的稳定的价值观在里面,王小波給这种价值观命名叫“智慧”-----比如他说“对于一个知识分子,成为一个思维精英比成为一个道德精英更重要”,比如他说“会唱歌的人一定要自己唱歌”。
我在这里不想谈王小波的浪漫,不想谈“爱你就像爱生命”,不想谈他把情书写在五线谱上給妻子李银河女士,因为一个思想自由的人,他的浪漫是题中之义。就像一个思想不自由的人,他的浪漫都是假装的,所以我经常问自己,你的心自由吗。王小波1997年4月11日去世了,20多年过去了,他所面对的困惑还在,他所提倡的东西在壮大,有人热爱他,也有人反对他,但这些都不重要,一个有着自己内心世界的人,就像尽管人们常常善意地调侃王小波不帅气甚至有点腼腆,就算他活着听到,也一样会接受,因为他说“人不应该只有今生今世,还应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我们常常需要从今生今世中跳出来,他说“因为似水流年才是一个人的一切,其余都是片刻的欢娱和不幸”,因为太执着今生今世的人,就会忘记似水流年终将带走一切,人间不值得,真正留住的有什么呢?但我们仍要努力,仍要去生活,仍要思考,仍要去追索,只是为了懂得一点,明白一点,经历一点,改变一点,总之,一个人可以像王小波一样不得志,像苏东坡一样不得志,像曹雪芹、吴敬梓一样不得志,因为时运、性格、因缘际会,但唯一不能停止的就是对世界的改变,不管是开疆拓土"建国大业",还是哈莫雷特浮士德的式内心的激烈搏斗,大千世界和内心世界,至少得改变一个。
王小波很酷,他有那么好的文字和内心世界。我不知道我到死内心世界有多丰富多广大多开阔,但我想活着一天,就不要放弃,如果不能创造,就去感受,如果不是上帝,就去当基督徒,如果当不了将军,至少手里的枪不能哑火,你跑不了马拉松,但你每天都在跑每一个100米。
王小波说,井里之蛙也有一片天空。噪起来吧,每个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