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西晋
![](https://img.haomeiwen.com/i17350853/fd1a865b9aee903f.jpg)
太康之治
![](https://img.haomeiwen.com/i17350853/07853da466aa1e70.jpg)
西晋立国之初,年富力强的司马炎意欲有所作为。泰始初年,他先后颁布过一些旨在移风易俗、革除弊政的措施,如:撤销对曹魏宗室和汉朝宗室的督军,宣布解除对他们的禁锢;罢除曹魏政府对出镇、出征将士留取人质的法令;恢复被曹魏废止的谏官制度,并把像傅玄、皇甫陶这样清正敢言、有才能的官吏委任为谏官,以广闻博见,开直言之路。同时,晋武帝注重招抚流民,兴修水利。政府重视生产,劝课农桑,经济上实施占田制,使农民依法占有一定的土地,调动了农民辟田开荒、从事生产的热情。
西晋初年,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民和俗静,家给人足,牛马遍野,余粮委田,出现了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四海平一、天下康宁的升平景象。晋武帝在位的二十五年,是西晋王朝相对安定的时期。其中,从太康元年(280)到十年(289),是西晋比较繁荣的时期,保持了一个小康的局面。因此,史称这个时期为“太康之治”。
7.刘宋
![](https://img.haomeiwen.com/i17350853/77d07dc0df083f63.jpg)
元嘉之治
![](https://img.haomeiwen.com/i17350853/7612fc3c60c515a3.jpg)
宋文帝刘义隆初封宜都王,历任前将军、镇西将军等职,元嘉元年(424年)即位,在位三十年,年号“元嘉”。继续实行刘裕的治国方略,在东晋“义熙土断”的基础上清理户籍,免除百姓欠政府的“通租宿债”,实行劝学、兴农、招贤等一系列措施,使得休养生息,社会生产有所发展,经济文化日趋繁荣,由是“三十年间,氓庶蕃息,奉上供徭,止于岁赋。晨出暮归,自事而已”,“民有所系,吏无苟得。家给人足,即事虽难,转死沟渠,于时可免。凡百户之乡,有市之邑,民谣舞蹈,触处成群,盖宋世之极盛”,史称元嘉之治
8.南齐
![](https://img.haomeiwen.com/i17350853/1a56f7e2abeac8c6.jpg)
永明之治
![](https://img.haomeiwen.com/i17350853/9641769389ccc94b.jpg)
永明之治,是指在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齐在齐武帝萧赜统治期间出现的治世时期。由于齐武帝年号永明,所以称为永明之治。
9.南陈
![](https://img.haomeiwen.com/i17350853/a303724c2796059e.jpg)
陈文帝在位时期,励精图治,整顿吏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使江南经济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当时陈朝政治清明,百姓富裕,国势比较强盛,史称“天嘉之治”陈文帝是南朝历代皇帝中难得一见的贤明之君。
太建之治
![](https://img.haomeiwen.com/i17350853/144f32020bb88ba2.jpg)
陈宣帝在位期间,兴修水利,开垦荒地,鼓励农民生产,社会经济得到了一定的恢复与发展。太建五年(573年),派大将吴明彻乘北齐大乱之机北伐,攻占了吕梁(在今江苏徐州附近)和寿阳,一度占有淮、泗之地,但最后在太建九年(577年)被北周夺走。总的来说,陈顼在位期间,国家比较安定,政治也较为清明,史称“太建之治”。
10.隋
![](https://img.haomeiwen.com/i17350853/1ec824b37e80a4e6.jpg)
开皇之治
![](https://img.haomeiwen.com/i17350853/8c9eec676b442720.jpg)
隋朝开皇时期,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政治安定。隋文帝杨坚成功地统一了历经数百年分裂的中国,结束了西魏宇文泰的鲜卑化政策,将被改成鲜卑姓的汉人大臣以及府兵将士,恢复汉姓。另外,隋朝在选官上,废除九品中正制,设立分科考试制度选拔官员;在官僚制度上,采用五省六曹制,后改称五省六部制,被唐朝所仿效。隋文帝建立了一整套规模庞大、组织完备的官僚机构,并且励精图治,崇尚节俭,发展生产,对社会各个领域进行一系列改革,对削弱地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集权,起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全国安宁,编户大增,仓储丰实,南北民众得以休息,社会呈现空前繁荣景象,史学家称之为“开皇之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