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貌似有三五年没咋喝
偶尔几口可乐,一杯酸奶也觉得偏甜
小时候可不是这样的
从桔子汽水到香蕉汽酒
从荔枝汁到冬瓜茶
再有红毛丹和维维豆奶

每个味道都爱得不得了
那时,夏天的饭桌
几乎都是饮料来开局
不论有没有客人
好像必须来瓶汽水,才能开胃
有了客人,那就是必备待客礼仪
饭桌上
除了一人一副碗筷
还有一位一瓶汽水
热气腾腾的菜肴上桌
开瓶器,手起盖开
“砰砰砰”
咕嘟咕嘟三两口下肚
接下来才是正常进食
(夏天里还是冰镇的)

依现在的饮食观来看
实在是不可取
除了正餐
还有下午茶点时光
一瓶汽水(能喝点的就来一瓶冰镇啤酒)
外加两块花生饼
充电完成
又是活力满满
另一个汽水销量的大部头
就是电影院
每次学校组织看电影
汽水与瓜子是标配
不管渴不渴,饿不饿
大家三五成群从学校步行至镇上电影院
然后就挤爆在门口的小卖部
一只只攥着五毛一块纸币的小手奋力穿过人群伸向柜台后头的老板
接过一份,递上一瓶开盖的汽水与废报纸包的三角包瓜子一份。
没有队形,没有先后
好像是随机抓取的,也可能跟手长短有关,跟嗓门大小有关
无论怎样,电影开幕之前,都能抱着瓜子喝着汽水准时落座
(因为放映时间是根据入座情况灵活机动的)
观影结束
又是一窝蜂挤到小卖部
当时买汽水有押金,还瓶时退回。
又是一次比手长,比嗓门的博弈。
自然,所有拿了瓶子的都能退得押金,只是顺序前后而已。
不过那时就喜欢挤成一堆,生怕晚了退不到似的。
后来上初中就寄宿了
三餐都是匆匆扒饭
但饮料花式变多了
葡萄,西瓜,草莓,蜜桃,酸梅……
雪碧,可乐,尖叫,芬达,农夫果园……
还有各种冰红冰绿茶

虽然甜味饮料基本是越喝越渴的节奏
但还是喜欢这样甜滋滋的美味
索性渐渐换成了水
口味与健康
还是健康第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