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欣慰的是,在知天命之年,渐渐领悟到了快乐的真实含义。日前,看了部美国影片,感触甚深。一名病入膏肓的富翁,在获知自己离死亡仅咫尺之遥时,写下了最后的夙愿:一、好心帮助一名陌生人;二、一定要笑到掉眼泪;三、与其让家人和同事看着你翘辫子,不如去干最想干的事……影片围绕着夙愿展开,将死亡之路幻化的诗意盎然,这让我们没有理由不感恩上苍,是他让我们懂得了只有助人为乐,才能自得其乐,方知知足常乐的快乐本质。
据说,人在弥留之际,上帝都会问相同的两个问题:一、你的一生是否快乐?二、你的一生是否给别人带去过快乐?但即便你回答了这两个问题,进天堂还是下地狱仍由上帝决定,因为无论你说谎与否,上帝都看在眼里,由不得你临时胡诌。
这是相互印证的两个问题,既简单又深奥。自己快乐,却没带给他人快乐,这不是真快乐;带给别人快乐,自己却不快乐,这一定是虚伪使然。人的一生,让自己快乐很重要,但带给别人快乐更重要,只有让别人感受到了快乐,自己才会更快乐,这种快乐更纯粹。
对快乐的研究支系庞杂,莫衷一是,但快乐来自于物或出自于心,却早有定论。于人于己,快乐均发乎于内心健康的心灵感受,而非一时的低级快感。许多人以为,快乐来自于对物质的拥有,这种游离不定的物质状态,恰恰是快乐的敌对面,随着拥有的越多而愈发贪婪,从而导致乐极生悲。
佛学《中观四百颂》中有,“快乐即改形的痛苦,痛苦即变形的快乐”之说。试想,一个人为达目的左右逢源,就会终日陷入计较和算计他人的烦恼之中,那他怎么会快乐的起来呢?
人生四苦,生、老、病、死。抗拒不得,躲避不得。若能幡然醒悟,觉悟到快乐的源泉来自带给别人快乐,自己才会更快乐的道理,我们为何还要坚持以苦为乐,而不离苦得乐呢?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有珍惜当下才是真快乐,才会“生亦安乐,死亦安祥”。【十年专栏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