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认知方法论》复盘二十一

《认知方法论》复盘二十一

作者: 无畏的小强 | 来源:发表于2018-12-07 21:27 被阅读0次

因为自己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工作上,孩子教育成长上就关注的特别少。回到家后总是看到孩子的一些小问题,就忍不住想说几句。自己也觉得很不好,好像哪里不对但一时有说不出来。

平时都是爱人在家负责孩子的学习和全家人的衣食住行,媳妇就劝我说:你一点都不了解孩子的成长,虽然孩子现在看起来有点小毛病,但又不是什么大毛病,没必要经常说。这样时间长孩子就没有自信,也不爱表达了。要多鼓励孩子的优点,鼓励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孩子就会越来越好。爱人还举了两个孩子成长的例子,第一,孩子现在上课每天坚持做笔记,以前从来不做。第二,孩子从大书包换成了小书包。以前是不管上什么课,所有的书都在书包里装着。现在是上什么课装什么书。

结合这周吴老师讲的内容,我觉得孩子真的有很大变化。第一,上课做笔记。是输入后的输出,老师讲的内容和自己理解的内容相结合后的总结。这说明动脑子了,想办法了,是底层逻辑发生改变后才会有的行动。学习成绩上去是早晚的事。第二,大书包变成小书包,说明孩子学会了整理和归纳。看似表面的行为改变,实则是内心想法的改变。认知的改变就是从整理和归纳开始。

提取和一和知行合一有相同之处,读的书多了是让自己知道,也就是知。输出或者实践是知道后的改变,也就是行。如果书读的很多,自身的行为没有改变,还是说明脑袋是混沌的没有格物致知,不懂得归纳总结。

从这个层面来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那就很有意思了。前者是学习知识,后者是把理论变成实践,再用实践证明理论。

吴老师的一个类比很形象,城市为什么有价值?城市里不光有一座座水泥建筑,还有连接建筑的道路,一个城市的道路越多越说明他的效率越高。大脑中的知识就像是城市里的建筑,你读的书越多大脑里的建筑和建筑群就越多。认知就像是城市中的道路,能让我们在大脑中的建筑群中,快速找到我们想要的知识从而提取出来。这也就是“知行合一”、“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以上是我在生活和学习上的一些感悟,希望对你有启发。我是无谓的小强,希望和你一起成长。

相关文章

  • [007点评]专注执行--对战友高祎文章的点评

    原文:«吴伯凡 认知方法论»第10周复盘----“无中生有”的认知 见: 战友从6月8日开始写吴伯凡认知方法论的复...

  • 《认知方法论》复盘二十一

    因为自己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工作上,孩子教育成长上就关注的特别少。回到家后总是看到孩子的一些小问题,就忍不住想说几句...

  • 点评文章《认知的救赎》

    文章:《吴伯凡·认知方法论》第11周复盘——认知的救赎 我思:文中讲述的几种认知--缺醒与默认、优化与残化,使我重...

  • 6.14浩叔复盘

    6:00到6:40 练声 6:50到8:10 听书《谷歌方法论》《商学》《认知》《心理》 8:45到9:00 复盘...

  • 风铃复盘|针对@小丫老师2017最后30天行动营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复盘后你的认知会吓自己一大跳。 第一次尝试运用“复盘”方法论,颇感受益良多。 ...

  • 自我复盘的方法

    本文复盘的方法来自柳传志的复盘模型和公众号笔记侠的复盘方法论。 一、什么是复盘? 复盘源于古老的东方思维,这种思维...

  • 【读书清单】时间看得见07

    001 复盘的方法论 整个复盘的方法论,就是“计划-行为-结果-比对-追问-解决方案-再计划”的无限循环。你一直往...

  • 八月复盘

    八月复盘分为八月复盘认知篇和八月复盘改进篇,今天先写了八月复盘认知篇,明天把复盘改进篇完成。 我现在需要做的是每天...

  • 认知方法论复盘

    认知方法论这门课和以往我学到的实用导向的科目不太一样,它对我的影响可以说是潜移默化的,是润物细无声的。 我之前也对...

  • 复盘(刘健)

    凡事皆可被复盘,人人皆可学复盘。通过复盘的系统方法,建立复盘的基础认知。应用于项目复盘、业务复盘、团队复盘、工作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认知方法论》复盘二十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ewt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