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

作者: 晓寒w | 来源:发表于2016-03-26 11:01 被阅读47次

我最近看了吉田兼好的散文《落地》,深有感触。

一个善于攀爬树木者看着另一个人正攀爬树木,至最高处时他一言不发,等到那个人下到离地面约屋檐高的距离时,他提醒他注意,别失足。

他的解释很有哲理:正是应该到这个高度才说的。人爬到了最高点,枝危而目眩,自当有所戒备,因此不必多言。失误常常发生于易处,因此就必说不可了。

无独有偶,我想起了我小时候划一种小木船的情形。我划船技术很好,可是有时候却落水,而落水的意外不是发生在划船的时候,而是在还有一步之遥准备下船时。每每这个时候,心思松懈了又急着上岸,船头儿一颠,一个趔趄落水了。

生活中这样的情形还有许多。有些官员的“落马”就很能说明这个道理。大凡这些人也是能干的人,年轻时苦干实干,得到上级的赏识,一步步爬上较高的位置。中年的时候不敢松懈,依旧拼搏,政绩不凡,叱诧风云,于是各种荣誉和光环接踵而至。

在步入老年之际,这些人或是主政一方的父母官,或是某些行业的领军人物。该有的都有了,高峰期之后是事业的平稳期,平稳期和退休期之间有一个过渡期。常常“落马”就发生在这个过渡期!

究其原因,“落马”和前面的“落地”“落水”是异曲同工,都是发生在不戒备时,都是发生于易处。年轻时为了上进,眼望高处,专心攀爬,不敢懈怠;中年时事业达到顶峰,“枝危而目眩”,小心翼翼地保持,以免摔得粉身碎骨;到了快退休时,以为一切尘埃落定,可以功成身退,思想麻痹大意了,一步之遥跌下马来。

人们在痛惜之余,不禁想问是什么东西让他们放松戒备了呢?这里面情形众多,但不外乎“贪”——贪名贪利或名利皆贪。为什么往上攀爬以及处最高处时没有贪心?非也!往上爬时不能贪,贪就爬不上去;处高处时不敢贪,贪便跌落下来前功尽弃,得不偿失。而快下马之际,以为平安了,不再戒备,贪心便抬头。

这让我又想起了前面的那位善于攀爬者。他自己善于攀爬且善始善终,却不忘在关键时刻提醒别的攀爬者要当心失足。他是一个智慧的人,更是一个冷静善良的人。我们的身边如果有这样的人,“落地”“落水”“落马”的概率是不是会大大降低?

毫无疑问,我们需要这样的人来警醒我们。这样的人可能是我们的师长,朋友,或者家人。他们冷静地关注你的“攀爬”,在你志得意满渐失戒备的时候,他们睿智地提醒一句:要注意,别失足!

相关文章

  • 飞机落地,心落地

    从走到飞对于现代人而言,是说走就走,想飞就飞的自由自在的现实生活。 飞行,过去是一个梦,从上世纪开始,就是一个现实...

  • 雨, 大雨, 大雨落, 大雨落地, 大雨落地声。 大雨落地声寂。 大雨落地声寂寂。

  • 落地

    结束了海南之行,上班第一天感觉步入了原来的生活轨道。 最舒适的是这个城市的气候,不像南方的那种闷热,那种燥热,中午...

  • 落地

    终于,还是分离。 你说,等你回来我们好好谈谈。我回来了,你不回来,没法谈。 最受不了的就是沉默。你偏偏是一个喜欢丢...

  • 落地

    培训告一段落了,带了满满的收获。今天对培训内容做了一个整理,现在要做的就是落地了。 贯彻“日清文化”,新的...

  • 落地

    随着飞机的降落,我回到了熟悉的城市,心情也开始变得踏实起来,如同一直漂泊在空中的云朵找到了云团,心情有了可以停留的...

  • 落地

    金色的风 和远方的嬉闹声, 想画一个秋。 可银杏又回家了, 看新的 旧的 都一样。

  • 落地

    前两天,给学生们上课的时候,讲“文章的选材要真实”,我说:一篇文章想要打动别人,就看作者能不能,把最真实的情感细腻...

  • 落地

    二、90落地模板 1、落地具体导入项目 一本日志 ----销售宝典、实现目标、日精进 2、两项活动----(诵读羊...

  • 落地

    昨天下午,大脑反复地思考着,如何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什么是最重要的?从公司设立、店铺上线、产品展示、售后物流等等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落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eyd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