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9年2月份日记

2019年2月份日记

作者: 顶天立地哼呼嘿164成真68 | 来源:发表于2019-02-20 22:50 被阅读0次

    2019,2,20,25,现在我们讨论《孟子》最后一章《尽心》,这是孟子整个学术思想的中心,也就是后世所谓的孔孟心传,是构成中国文化中心思想之一。这一贯的中心思想,绝对是中国的,是远从五千年前,一直流传到现在的,没有丝毫外来的学说思想成分。所以后世特别提出,中国圣人之道就是“内圣外王”之道的心传。

    历史上有根据的记载,是在《尚书·大禹谟》上,其中有帝舜传给大禹的十六个字:“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在一两千年之后,到了唐宋的阶段,就有所谓的“传心法要”;这是佛学进入中国之前的一千多年,儒道两家还没有分开时的思想。当时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就是因为得道;那时所谓道的中心,就是“心法”。

    这十六字的心传,含义非常广泛。我国的文字,在古代非常简练,一个字一个音就是一个句子,代表了一个观念。外国文字,则往往是用好几个音拼成一个字或一个词句,表达一个观念。这只是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不同,而不是好坏优劣的差异。

    中国古代人读书,八岁开始读书识字,这样叫做“小学”,就是认字。例如“人”字,古文中怎样写?为什么要这样写?代表什么观念?如何读音?有时候,一个字代表了几种观念,也有几种不同的读音。所以中国的文字,任何学者、文豪,能认识二三千字以上的,已经是不得了啦!普通认得一两千字就够用了。外国文字则不然,每一新的事物,必须创造一个音、形皆不同的新字,所以现在外文的单字,以数十万计。过去“小学”的基本功课,是先认识单字的内涵,其中有所谓“六书”的意义。什么叫六书呢?就是“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这六种是中国传统文字内涵的重点。现在读书,已经不先研读“小学”六书了,不从文字所代表的思想、观念的含义打基础,对于小学的教学,完全不再下基本功夫了。

    “人心惟危”的“惟”字,在这里是一个介词,它的作用,只是把“人心”与“危”上下两个词连接起来,而本身这个“惟”字,并不含其他意义。例如我们平时说话:“青的嗯……山脉”,这个拖长的“嗯……”并不具意义。至于下面的“危”字,是“危险”的意思,也有“正”的意思,如常说的“正襟危坐”的“危”,意思就是端正。而危险与端正,看起来好像相反,其实是一样的,端端正正地站在高处,是相当危险的。也因为如此,外国人认起中国字来,会觉得麻烦,但真正依六书的方法,以“小学”功夫去研究中国字的人,越研究越有趣。如上一代章太炎这类的大师们,就具备了这种基 础功夫,钻进去就不肯退出来。现代人写的文章,不通的很多,连多音字都不懂,都用错了。

    《尚书》里说“人心惟危”,就是说人的心思变化多端,往往恶念多于善念,非常可怕。那么如何把恶念变成善念,把邪念转成正念,把坏的念头转成好的念头呢?怎么样使“人心”变成“道心”呢?这一步学问的功夫是很微妙的,一般人很难自我反省观察清楚。如果能够观察清楚,就是圣贤学问之道,也就是真正够得上人之所以为人之道。所以道家称这种人为真人,《庄子》里经常用到真人这个名词;换言之,未得道的人,只是一个人的空架子而已。

    人心转过来就是“道心”。“道心”又是什么样子呢?“道心惟微”,微妙得很,看不见,摸不着,无形象,在在处处都是。舜传给大禹修养道心的方法,就是“惟精惟一”,只有专精。舜所说的这个心法,一直流传下来,但并不像现在人说的要打坐,或佛家说修戒、定、慧,以及道家说炼气、炼丹修道那个样子。

    什么叫做“惟精惟一”?发挥起来就够多了。古人为了解释这几个字,就有十几万字的一本著作。简单说来,就是专一,也就是佛家所说的“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或“一心不乱”,乃至所说的戒、定、慧。这些都是专一来的,也都是修养的基本功夫。后来道家常用“精”、“一”两个字,不带宗教的色彩。“精”、“一”就是修道的境界,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这种“人心”,转化为“道心”;达到了精一的极点时,就可以体会到“道心”是什么,也就是天人合一之道。而这个“天”,是指形而上的本体与形而下的万有本能。

    得了道以后,不能没有“用”。倘使得了道,只是两腿一盘,坐在那里打坐,纹风不动,那就是“惟坐惟腿”了。所以得道以后,还要起用,能够做人做事,而在做人做事上,就要“允执厥中”,取其中道。怎么样才算是“中道”呢?就是不着空不着有。这是一个大问题,在这里无法详细说明,只能做一个初步的简略介绍。

    中国流传的道统文化,就是这十六字心传,尧传给舜,舜传给禹。后世所说的,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一直到孔子的学生曾子、孔子的孙子子思,再到孟子,都是走这个道统的路线。以后讲思想学说,也都是这一方面。但不要忘记,这个道统路线,与世界其他各国民族文化是不同的。中国道统,是人道与形而上的天道合一,叫做天人合一,是入世与出世的合一,政教的合一,不能分开。出世是内圣之道,入世是外用,能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具体的事功贡献于社会人类,这就是圣人之用。所以上古的圣人伏羲、神农、黄帝,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共祖,他们一路下来,都是走的“内圣外王”之道。

    到了周文王、武王以后,“内圣外王”分开了,内圣之道就是师道,是传道的人,外用之道走入了君道。其实中国政治哲学思想,君道应该是“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的;等于说君王同时是全民的领导人、也是教化之主,更是全民的大家长,所以说是政教合一的。

    《孟子与尽心篇》

    人和人都是一样的,一样的困惑一样的迷茫一样的热情奔放,人可以活得很傻很简单,要想学习好就要通达古今历史,行动到一定境界是守本,去伪存真,实践运用达到不分真假、对错、得失、爱恨、静闹、欢悲、执放、立破、生灭的自如状态,就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只剩下勤奋、虔诚和爱了,但是我这个身体现在和过去的经历总要说明一些什么的,不然就没有了生存的意义,身体和地位告诉我要通过付出做到他们应得的成功、健康和自在的权利,不仅仅是为了灵魂而活,就像张村长说过的不曾拥有的荣誉作为谈何放下谈何付出,整天参禅悟道又有何用,能抵制住物质本身吗,那是空谈,没有钱财地位又有谁知道你,不曾刻苦用功念书,谈何青春活力,绽放自己,飞黄腾达光宗耀祖是每个成功人士的目标,关键是自己在利益面前欲望面前是否保持了清醒砥砺前行,此刻我想到了了凡四训的意义,家人百般阻挠走仕途道路,由于祖辈在官场上的不幸遭遇窘迫,但是他明政廉洁秉公办案,深得民心这样的人生就是改命,只为别人好,工作与上进的同事看齐,生活与条件不好的人对齐,多出来的做善事捐组织。这就是升华自己,打坚固人生的基本功。想过自如的生活就要想木桶效应一样,面面俱到不落后才能发展自己的长处技能。晚上吃了两个夹馍,吃到后面我用馍擦炒青辣椒的盘子就像小时候吃馍擦炒菜锅一样开心。

    积聚财富,使它满盈,不如适可而止。捶击金属,使它锋利,不能长保金。玉堆满堂屋,没有谁能守住。富贵而骄傲,自取灾祸。功业即成引身退去,是自然的规律。老子说:“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功业已经成功,就引身退去,这是,的道,是一种自然规律,人应该遵守这种规律“功成身退”是一种智慧。它告诫我们,当我们有功时千万不要居自傲,在一些人面前摆老资格,更不要动不动就是当初怎么样。否则,但不能显示自己的功劳,反而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危险。

    脑儿把一只鹅吃得干干净净,然后又叩头谢恩。当晚,徐达就毒发而死跟着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只有汤和因主动交出兵权,告老还乡,从此闭口不谈国的事,才保住了终身。《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有:“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人生在世,竭尽所能报效社会是必要的,但当成功了,危险也就来了。可能在论功的时候,就包含分配不公或骄傲让人嫉恨,更有功高震主等危险和矛盾潜伏着,要学会化解,更要学会韬光养晦,锋芒内敛。《道德经》讲得好:“夫唯不居,是以不去"学会适时的功成身退,对于保存自己的名节,延长自己的寿命都很有益处。

    对于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来说,“功成身退”也是他的人生成功智慧上的一环。在40岁时,他成功地推行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创造了福特公司日产汽车7000辆的辉煌业绩。但福特在中年以后就退隐了。他在故乡营造了一个住所,在那里和家人一起过着清闲的日子,就这样,他在安静,惬意的农庄度过了32年,一直活到83岁才去世。这位当时在美国数一数二的巨富,家庭生活却令人难以相信的俭朴,据说只用5个仆人和半个洗衣工人。但他曾以700年万美元捐助一所医院,又降低货价,提高工人工资,红利,收容伤残,福特公司收留了近万名残疾工的人福特的这种行为同样是一种功成身退,更是一种人生的成功。

    小编心语:尖锐的东西,它很容易受到挫折,功成身退可以保全自身,有了功不居功,有了名不恃名,任何时候都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我们一生都需铭记的智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年2月份日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ezk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