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可笑又可悲的“精神资本家”

可笑又可悲的“精神资本家”

作者: Link_be41 | 来源:发表于2019-08-05 20:18 被阅读0次

    精神资本家,是指一个实际上一无所有、接近赤贫的人,但却匪夷所思的自发为资本集团、垄断集团说话。如果一个不知情的人听到这个人的的言论,甚至会误以为他就是一个家财万贯的资本精英。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有的人明明连一个能栖身的房子都买不起,却在莫名其妙的大肆吹捧所谓的 “弱肉强食”;明明自己一文不名、甚至身背巨债,却在拼命维护所谓“私有财产”;明明多年的艰苦工作已经让自己满身病痛,却还在崇尚所谓的“努力成功论”;明明只比周围人多赚了一丁点钱,却立刻开始五十步笑百步,开始自认优越,蔑视所有比他穷的人。

    当这些完全矛盾的事实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时,实在是显得颇为诡异。

    为什么说这种行为可笑呢?

    因为这些人之所以会有这种言行,只不过是因为尝到了一点点蝇头小利罢了。

    比如有些人,在得到了“大公司”的工作机会后,就开始沾沾自喜、自命不凡,以“小资”和“中产”自居,自认为和广大农民群众拉开了区别,已经高人一等了。

    他们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思想,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将得到很高的工资,这种高工资是远远超过了普通人的。于是乎,他们就会产生一种错觉:因为我的工资与众不同的高,所以我就是与众不同的。

    我观察到过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几乎每一个接到大公司“工作机会”的人,都不会再说自己得到了“工作机会”,而是非要十分洋气且自豪的称之为“offer”,生怕说话方式太“low”导致普通群众不知道自己已经是个与众不同的“成功人士”了。

    如果你还记得鲁迅笔下的孔乙己,那你也许想到了,这种自我陶醉的滑稽表现,实际上和孔乙己“茴的四种写法”是没有任何区别的。

    就正如孔乙己的表现会“让店里充满快活的气氛”一样,这种自我陶醉的表现同样会让了解内情的人觉得搞笑无比。

    那么为什么说这种行为可悲呢?

    这是因为,虽然那些拿到“offer”的得以进入大公司的幸运儿,乍一看确实好像真的收入暴增,变成了所谓的“中产成功人士”。但实际上,这根本就无法改变他一无所有的本质。

    截止2019年7月,北京二手房均价为62379元/平方米。如果想买一个100平米的房子,需要至少600万。而根据北京人社局数据,2018年北京城镇单位平均工资为94258元。(为什么非得拿北京来举例呢?那是因为能拿高薪的大公司,全都是处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

    这就意味着,如果一个平均收入的职工想要在北京买一个房子定居,需要不吃不喝整整63年。

    而不吃不喝是根本不可能的,一定年龄后,由于成家,至少要花费其中一半的金钱来维持正常生活。这就意味着,一个普通员工,实际上一辈子都不可能买得起自己的房子。

    而那些“大公司”的员工,也许因为收入高于普通人数倍,可以通过贷款来强行买房。但其实,他们也不过时是一样在做一个长达几十年的春秋大梦罢了,一旦青春不再,这种虚假的梦就会立刻破碎。

    2019年4月,著名电商公司某东的一位职工自杀,而自杀原因,据知情人士爆料是因为“贷了某东的款,买了某东团购的房子,被某东裁员了。某东要求他一次性还清贷款,该员工就上吊自杀了。”

    2018年8月,著名科技公司某为的8年老员工跳楼自杀,而自杀原因,仅仅是因为考核不及格,将被淘汰辞退。

    国际知名的大公司的员工尚且如此,更多普通公司的员工是什么情况可想而知。等到当代年轻人逐渐步入中老年,这种如同“青春饭”一般的高薪不再时,美梦破碎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正因如此,绝大多数“北漂”的结局,都是做了一个长达数十年的“中产”美梦,直到失去青春饭后,才猛然发现自己本质上一无所有的事实,最后带着一身病痛黯然离去。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真的如某些“精神资本家”所愿,让“弱肉强食”成为了事实,那么由于贫富差距会永远不停的加大,他们将只能永远买不起房、永远趋向于赤贫。

    还有维护“私有财产”、“努力成功论”等等行为,也同样如此,如果一个人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却在宣传这些实际上对自己完全不利的言论,那么到最后,大概率受害的还是自己,这就像自己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一般。

    就像美国所谓的“中产”,看似收入世界顶尖,但是实则一无所有。他们不但普遍背负举债以至于人均月光,甚至美联储在2019年3月发布了一份报告称,美国近半人被负债压榨一空,甚至连500美元的现金都拿不出来。(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就业率大于天的原因,没工作真的会死人的!)

    这正应了那句话:金融的神奇之处在于,可以从一无所有的人身上继续拿走东西。

    正如美国一样,当一美国人所谓的“美国梦”破碎以后,才会发现自己剩下的,只有追随一生的债务。

    那些“精神资本家”们,正是因为这种“透支式”的甜头,产生一种自己拥有一切的错觉。而这种错觉,让他们成了资本集团的的自发拥护者。但是,错觉,终究还是错觉,终有一天,当现实无情的戳破这种美梦时,他们这才会发现,过去的自己是多么的幼稚。我们可以想象,当一个被蒙骗多年的人顿悟的时候,他能有多么的后悔。毕竟,对于任何一个思维正常的人来说,世界上最惨的事,莫过于被卖了还要帮别人数钱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可笑又可悲的“精神资本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fay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