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有新三座大山,“父母养老,孩子教育,全家人的医疗”,不,准确的说,应该是中年人的“三座大山”。
作为马上步入30岁的第一批90后,可能很快也要加入到上有老下有小的“夹心层”中,所以我准备提前感受下中年危机的焦虑和如履薄冰的奋斗,先把妈妈的退休金大事儿搞定~
四个步骤,和你分享我如何帮妈妈配置养老金的组合~
❤️设立目标。
❤️梳理现状。
❤️规划路径。
❤️警惕老年人的特殊风险。
「第一步,设立目标。」
设计目标需要以下数据,宏观经济情况以及家庭微观情况都要考虑进去。
1. 微观:基本生活开销:每月3000-5000左右。
我妈生活在老家东北,二线省会城市,消费不高,主要包括:
① 日常衣食住行开销。
② 旅行和娱乐爱好类开销。
③ 医疗意外开销。(以保费形式计算)
前两类好办,东北物美价廉,物产丰富,旅游爱好类的开销一年也比较可控。
最可怕的是意外医疗类开销,很难预估,也不可控。所以这一部分我会利用保险的杠杆搞定,不以可能的实际花费来计算,而是以可控的固定化费来计算。
假如按照支出来推测,那么就考虑通胀,72法则计算复利,假定3%通胀率,24年物价翻一倍,那么妈妈80岁的时候需要的退休金就上升为6000-1万人民币每个月。
2. 宏观: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风险。
还有另外一种推算方法,在国际上有一个通用的养老金算法,就是用收入的80%来作为养老金替换率。

什么意思呐?就是假如你按照退休前每个月收入的80%来规划退休金的话,你就可以保持退休前的生活品质,享受安然的晚年生活,而且已经把贬值通胀等因素都考虑进去了。
不过最近疫情导致全球开始量化宽松,我想人民币现金的贬值速度可能会不亚于过去30年,再加上这次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甚至全球格局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民币未来在国际上的价值也不好预测。
因此我觉得保守点来计算,我直接按照100%来做替换率,这样推算出妈妈需要每月1万人民币,比较稳妥,开支以外还能有一些富余。
3. 退休时长。
中国的平均寿命现在大概是75岁左右,一线城市长一些,我家人身体都不错,挺有长寿基因的,所以我就按照长命百岁来给妈妈规划退休金啦!

根据上面算出来的每个月1万,100-55=45年,
45✖1✖12=540万人民币!
瞬间感觉好多,觉得退休不起了是不是?
别急,如果什么都不投资才需要这么多,但是考虑到我们还会做一些投资,就肯定不需要这么多的初始资金。
或者我从现金流的角度来推算,我需要每年12万的净现金流,假定通过组合投资我能够达到中低风险平均的年化收益率有5%左右,12➗5%,那么我其实需要一坨净值在240万的资产就足够了。
「第二步,梳理现状。」
首先我检查了底层架构,自住房产一套,医疗重疾险已经配齐,大额意外开支风险没有了,安心。

其次我看了下妈妈现有的退休金组合。
1,我妈的养老金,每个月不多,而且东北养老金亏空严重,以后能不能发出来我表示存疑,所以,养老金我忽略不计了。


2,投资性小房子一套,每年收入3-4%,稳定且有一定增值潜力。
3,现金部分,多以6个月到3年的短期投资产品形式存在。
4,稳健分红保险。我入行第一年和第三年,一共帮我妈配置了2份每年1万美金左右的分红险做退休用,第一份已经供完了,时间过得真快啊!还好都存下了哈哈。第二份是后来收入增加了,就根据比例多存了一份,因为觉得妈妈的退休金还不够,有缺口,就每年一点点往上加。
【现状总结】
一,房产稳定且无负债,有增值潜力,可保留。
二,现金部分,需要尽快寻找到好的中长线稳健投资产品,锁住较高收益。
疫情对全球经济打击较大,缓慢而持久,各国都在出政策刺激经济,难免放水量化宽松,所以我觉得未来利息会越来越低,然后大量资金会流入股市或者房市。
但是投资房产门槛高,我也并不太看好东北的房市,投资股票风险又太大,不适合做退休用,所以我建议近期入市投资金融资产。
但是不买个股,只将日常闲置资金小额定投指数基金债券基金,留意经济大小周期,还要注意及时锁住赚到的收益。
三,保险最稳健,最适合做养老金稳健且长线收益好,毕竟我自己选的,给自己点个赞哈哈。
️「第三步,规划路径。」
对普通人来说,什么时候买,买什么都不重要,最主要是分散配置!配置!配置!
根据前面设立的目标和现状,我简单调整了不同资产类别的比例。
首先有一部分资产缺口,妈妈还在充实地工作,能再积累一小部分,剩下的就都靠我这几年努力赚钱补全缺口啦!
然后我把现金部分比例调低了,这个时候不抓紧入市,钱就等着咔咔咔缩水吧,购买力会一降再降。
最终的组合比例如下,给大家分享做参考用,如果你也有二线养老的爸妈~
❤️20万现金,放在货币基金账户,比如余额宝就是个货币基金,2%收益,可周转6-12个月开销。
❤️50万市值投资性房产,年化收益率3-4%,稳健。
❤️80万左右保险,第一份IRR(可以理解为复利)6-7%,15年后发力明显,第二份IRR 5-6%,稳健。
❤️90万定投指数基金和债券型基金,期待可以得到7-8%收益率。因为现在市场到底何时见底不知道,所以打算通过这几年每月定投形式来慢慢入市,不满仓也是为了寻找好的入市机会,保持灵活性。
也会不时留意房市,如果有高租售比的小户型,或许会考虑。不过考虑到未来可能有房产税,东北人口净流出,加上房住不炒的坚定不移道路,还是不太想放在房产里。

从投资金三角的三个维度来分析下:

1,风险性:中偏低。
资产类别和币种上都做了分散配置。
① 资产类别分散,固定资产+金融资产:现金,保险,固定收益类和权益类都有配置。
② 货币种类分散:人民币资产7成左右,美金资产(美金保单)3成。美金保单的其中一份是作为我妈每年境外旅行的小金库,毕业以后每年我都带她出去玩一圈,两三万一年,够我妈一个人潇洒玩十天了。
2,流动性,长中短线结合,各种金融产品“接力跑”,帮我妈搞定完美无忧退休。
现金用来满足日常开销,定投基金负责5年左右的中期接力,长线未来四十年,保险来接力。
我搭配的保险方案时还特别考虑了三个点:
「一」,提取可以每20年翻一倍,有效抵抗通胀。用第一份1万美金5年期的来举例,60岁起每年可以提取5000美金,提取20年,80岁起每年提取1万美金,再提取终身。
「二」,可以提取至100岁,终身不用愁。
「三」,“长短棍”组合形式,第一份是后劲儿十足的计划,越往后复利效应越明显,第二份前二十年收益更高,以达到组合“接力跑”的效果。
3, 收益性:这样算下来,投资组合的收益稳定在5%左右问题不大,可以至少从看起来是巨款的540万中省出300万做其他投资,用240万的净资产就帮我妈搞定一个幸福的晚年~
️「第四步,特殊风险!」
哈哈看到这,你可能一惊,还咋滴?老年人有啥特殊风险?
请回顾下这几年的电视剧,不说别的,一定都有一个重大共同点:所有电视剧里的老人都被理财,保健品,传销坑过一大笔钱!
从《都挺好》的苏大强,到《小欢喜》的黄磊爸妈亏掉的八十万!
我以前也觉得都是电视剧,离我遥远,我家老人精明得很。
可是直到有一天我听说我姥爷都被传销骗了买了好多保健品,我才惊出一身冷汗!
我姥爷可是高级工程师啊!八九十年代的时候能自己做出一台彩电,让我们家成为全村人羡慕的对象,40年代生人,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买外汇买国债理财了,竟然也会被保健品忽悠坑钱了?
我不得不说,不是老人们不精明,是现在的骗术太高明。

钱亏了倒没关系能再赚,最最怕的是老年人因此着急上火,亏了钱闹心想不开,对身体实在不好。

防止家里老人被骗,我们中年人责无旁贷!
多多提醒老人们要买什么之前,要记得和我们聊一聊,当然也不能打击老人自尊心,特别是“爸爸们”,不能让他觉得我叱咤一辈子还得听你一个“孩子”的了?
要时刻以交流分享心得的姿态,也和老人多聊聊甚至请教你自己的理财计划,时不时也让他给你点建议~互相交换建议,爸爸妈妈们就更愿意和我们聊了。
好了,今天就分享这么多了,希望我的分享对有些参考价值~
「也欢迎留言和我交流,说说你是怎么帮爸妈规划的退休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