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小晚写了一篇文,慨叹气候变暖,冬天不冬。这几天,气温应声而降,济南南部山区达到了零下十五度。
今天是周日,照例去学校。出的门来,寒风凛冽,残雪斑驳,确实有了几分儿时冬天的感觉。不同的是,人到中年,皮糙肉厚,抗寒能力见长。不变的是,对万事万物仍报有感受思度的习惯。
比如,看到路边那薄雪覆盖,毫不起眼的冬青,竟油然而生敬佩之意。
出乎大多数人意料,冬青并非灌木,而是乔木。细思考量,颇有慨叹,顿觉冬青不愧乔木之定义,甚至有乔木典范之风。
乔木,一般说来高大伟岸,俊美修长。可是,冬青太过低调——相貌平平,身材矮小,长年累月披着一身绿衣,戴着一顶绿帽,哪里有一点乔木的样子?
然而,品人处事,外表和表象固然重要,长远来看,仍以品德为根本。
且看冬青日常其行。
不外有三。一是在马路一侧站岗,吸附尘土,滤化毒雾,它甘于奉献。二是于万花丛中行陪衬之责,它从未争功。三是常驻特派火葬场、殡仪馆,蕴含万年长青之义,它无怨无悔。这并非是出身低贱,狗肉难上大桌,不得已而为之,而是这世界法则和秩序有此需要,冬青只是勇于担当,挺身而出。许以刀剪,配以创意,冬青可堪大用,幻化出各类造型,演绎出各种理念,当为园林点睛之笔。
再看冬青四季之态。
春天,万物复苏之际,春花盛开,冬青则心静如水,不急不躁,默默蓄力,为花期储能,悄悄于春末之时,绽放小花数朵,毫不张扬妖艳。
夏天,万华争芳,冬青依旧我行我素,长势仅略有加速,叶片稍有亮色,惟节欲节用,以储能量而备寒冬之用。
秋天,万紫千红,天地之间,一派收获的盛宴,冬青只安静地收获自己如小米粒般大小的果实,既不负韶华,又不事铺排。
冬天,万花凋零,动物潜藏,而冬青依旧傲立寒冬风霜,越是寒风肆虐、寒潮突袭,越是斗志昂扬。且看万木萧瑟,惟有冬青坚守着绿色的阵地,彰显着生命的坚韧。
冬青不仅能干脏活累活,它的果实、花叶等等亦可入药,具有镇咳、抗菌、去火之功效。
作为植物,冬青株虽短,但格广,不愧乔之称号。
我们作为灵长类动物,从冬青身上多有可借鉴学习之处,甚至不需要去远方、啃书本寻找外脑外力。眼前、路边,冬青大哥高风亮节,可为我辈之楷模,人生之导师。
善学之人,一草一木,亦可为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