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傍晚,天空突然瓢起了雨。一对兄妹走出校门时,望了望天空的雨,看了看手里的雨伞。姐姐带了雨伞,弟弟却没有。
这对兄妹本是堂兄妹,姐姐只比弟弟大几个月,从小一起在一个大家庭里长大。一起上学、回家。以前上幼儿园都有父母来接送,今年上一年级了,父母都在农村,忙时,他们就自己回家。
姐姐为弟弟撑起了伞,弟弟说着课间和同学发生的开心小事……兄妹俩有说有笑的走在回家的路上。伞有点重,弟弟赶紧和姐姐一同握住伞柄,同心协力撑起这把雨伞,让对方减轻一点手上的受力。
走了一段路,雨突然开始下大了,又吹起了冷冷的风。
姐姐怕弟弟淋湿了,把伞往弟弟这边偏。弟弟又要把伞往姐姐那边偏。
弟弟很怕姐姐淋湿了,受凉,在雨中行走不便。用手搂住了姐姐的腰,还要主动独自撑伞,让姐姐在自己身边得到保护。姐姐此时像个被保护的小妹妹。但是她也没忘记自己是姐姐,要爱护弟弟,一定要让弟弟这边多点雨伞。
关键时刻,这弟弟的男子汉的风度真是发挥得淋漓尽致。
七岁的男孩,有这样的翩翩风度,让人赞叹。既然如此贴心,懂得照顾、保护姐姐,那一只放在姐姐腰上的手虽然小,可是却让她感受到被呵护的温暖和关爱。另一只撑着雨伞的小手,仿佛要给姐姐撑起一片天空,遮风挡雨。而那大半边的雨伞都在弟弟的头上,是姐姐坚持要为弟弟撑起的另一片天空。
这一对雨中的兄妹,在这个秋风秋雨相合的傍晚,演绎着为彼此奉献的温暖和谦让的美德。
在他们的身上,再一次让我感受到家庭文化对孩子的成长有多么重要。孩子从小就在良好的家庭文化里长大,身心就会受到良好的熏陶,进而养成好的习惯和品德。
两位孩子虽然不是亲兄妹。但是,他们任何一方的父母都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和教育。孩子的父母是两兄弟,大人一直和睦相处,敬兄长,爱护弟弟,彼此谦让,有困难大家一起渡过。
上行下效。孩子从小就沐浴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兄妹在困境面前要同撑一把伞,彼此关爱,携手共同前进。姐姐要懂得主动爱护弟妹。而男孩子更要有风度,要学会主动保护女孩子。他们在小小年纪就已经有了这样的意识和习惯。
儒家提倡“温、良、恭、俭、让”的风范。
《大学》强调:齐家在于“仁”和“让“,“一家让,一国兴让”。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这也是人伦品格之本的首要内容。
父母只要用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做出了榜样,不用再给孩子讲什么大道理,他们也会自然模仿。何况,给孩子讲大道理,孩子也听不懂。他们却能看懂父母是怎么做的。
家庭文化对孩子的成长是最重要的奠基石。你要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品德的人,先要把自己变成那样的人。推己及人,行絜矩之道。
这两个孩子的父母虽是农村人,但小女孩的妈妈对教育孩子非常重视。不但自己读书学习,还让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读四大名著等各种好书。
这也让孩子得到了文化的熏陶,心灵得到了滋养。有良好的家风和文化熏陶下长大的孩子,就算学习成绩不是最好,品格修养一定不会很差。
《大学》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是管理好孩子和一个家庭的本。只有把自己身修好了,让自己成为一个榜样,才能感化一家人和其他人。
这两个孩子能做到的事,不知道有多少成年人还可以做到?
这道雨中的风景,希望一直持续下去,温暖彼此,影响他人。让良好的风气和美德四处荡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