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号的孩子毕业考记录文写了一半还躺在草稿箱,似一个被遗弃的孩子,因为我的拖拉。孩子放松一天,现在已是“成绩揭晓后”的境况。
其实昨晚11:44老唐就已发成绩到我微信,因养成了睡前关机的习惯,此逃过了一夜失眠的劫。
都说等待是一个煎熬的过程,成绩揭晓后亦是有人欢喜有人忧,而每一次期末考后,让家里喜洋洋的次数真的不算多。一次失败可以归结为运气不佳,二次失败还可勉强归为失利,那三次,四次呢,还能这样再自欺欺人?
我必须得承认孩子的平凡,接受孩子的普通。其实早就想明白了这一回事,夫妻俩都是普通一小学一线工作者,当年自己读书也是平平淡淡,普普通通,何苦盼着让孩子来一飞冲天,给自己长脸,争门面?
想着是一回事,做又是另一回了,心情的低落还是不自觉地在泄露,一整天无精打采。小唐明显受低气压影响,又是递水送牛奶。
其实我看到了他听到成绩后的震惊与红了的眼眶,并在用力张大嘴避免溢出眼眶。我们都没有再说其他的话语,一切都有点徒劳,我不像以往一样安慰他没事,当然找茬的事儿也不屑。我只是又一次保持了沉默,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想说话,只想沉浸。
想起昨天管见老师写的《孩子很聪明,为何成绩差》深有感触。真正聪明的孩子,是不大可能学习差的,是懂得把学习放在第一位,懂得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懂得如何去高效地分配时间,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反观小唐,放学第一件事总是想着先放松放松,听会儿书,看会儿小说。晚饭后才拖拉着进书房做作业,完成学校作业后是万分抵触额外作业的。我虽也反对题海战术,但必要的强化训练还是不能少,尤其是薄弱环节。看看全校第一387分的盛鹏瑞,整整额外完成了6套复习卷,稳抓稳打。38分的分差,足矣拉开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
接受孩子的平凡吗?我想如何有效的去沟通比接受更重要,提供一个合适的学习成长环境比笃笃教导更重要,言传身教比任何话语都具有说服力。
心不静则学不深,这是孩子现在最大的学习障碍。被太多的琐碎所牵绊:游戏,微信,小说,听书,抖音……是缺少那一份应有的责任,还是没有懂得读书的重要性?都有吧。
我心也乱,再多的话语亦显得如此苍白,接受孩子再一次的平凡成绩吧,然后再做点什么,不是吗,假期的弯道超车?
希望他自己有这样的学习目标,并为此而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