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大部分喜欢读书和学习的人,心中都渴望能够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是因为如果没有一个知识体系作为支撑的情况下,人们会很容易的遇到学完很快就忘完的尴尬局面,或者会发现自己的确是读过了很多的书,学习过了很多的知识,但在要使用的时候,大脑却一片空白,不知道该如何运用我们自己学习过的知识。
分享一个我的亲身经历吧,刚毕业开始工作的时候,因为是个小公司,管理比较混乱,因此缺乏职场前辈的指导的我只能给自己定下的一个每天都坚持阅读十篇营销类文章的目标,而且认认真真的坚持了一年的时间,说实话在做到了这一点之后的我真的以为自己是一个营销小高手了,毕竟学习过了这么多的营销知识,但当真正有机会去接触其他的项目时才发现,自己其实并不太记得以前学过的知识内容,而且终于明白我懂了和我会做之间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在花了这么多的时间学习了这么多的知识却完全没有任何用武之地之后,这才让我下定决心去研究那些所谓的知识体系,而在这些日子里,随着不断的对知识体系进行思考和运用,对于知识体系的构建,也有了一些新的感悟,希望我的这些感悟可以对你有所帮助,那么开始吧。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知识体系,在这里我把知识体系定义为一个带有自身认知的知识结构,同时这一个结构必须是完整的。比方说如果把知识比喻成武术的话,那么张三丰所开创的武当派武术就是一个属于他自己的知识体系,如果把知识比喻成舞蹈的话,那么街舞里的机械舞舞种也算是一个知识体系的产物,当然对于我们普通的人而言,并不需要构建你一个这样庞大的知识体系,要做的只是把从别人那里学到的知识进行加工和融合进自己的感悟,来构建出一个带有自己个人特色的完整知识体系。
比方说我现在正在做的就是针对如何学习这一领域来构建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关于学习方面的知识体系,有的朋友还知道一个叫做知识仓库的概念,在这里我解释一下两者的区别,可以这样的理解,知识仓库是知识体系的其中一个部分,因为知识仓库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储存知识,让我们可以更为高效的储存和管理自己学过的知识,在需要的时候,也能够在第一时间调用出里面的知识。比方说假设你有1000双鞋的话,那么就需要建立一个仓库来管理这些鞋子,不然的话,出门选一双鞋都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同样的,当你的知识量到达1000双鞋的地步的时候,也需要一个可以帮助管理大量知识的仓库。
回归正题,构建一个知识体系的路径其实就像是一个在组装乐高模型的过程,最后所构建出来的完整的乐高模型,就是这一个知识体系的产物,而这个过程一共有3个简单的步骤:
第一步:从不同的商店买不同类型的乐高模块,在这一个步骤中乐高模块的数量最为重要。
第二步:在乐高模块的数量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可以开始加工来构建出局部的模型结构。
第三步:把这些局部的模型都组装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模型,然后再根据反馈不断的去调整里面的结构。
在开始之前有一个准备工作,希望大家可以使用电子笔记,尽量的不要使用纸质笔记,因为在知识加工的环节会有很大的麻烦,优秀的软件有很多,在这里就不推荐了,用自己最习惯的就好,那么正式开始!
第一步:广泛累积知识
为什么需要广泛的累积知识?原因有两个:
第一、知识体系是网状的,没有足够的知识点是很难形成网状的。
第二、知识点需要不断的进行大量的输入,相互之间才有连接。
这其实就像是想要构建一个大型的乐高模型,但却没有足够和多样性的乐高模块作为前提,会导致在组建乐高模型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缺乏某些零件而导致模型构建失败。比如我想要搞清楚如何才能高效的学习,那么从自身的第一直觉出发去思考这个问题是不够的,这时候就可以从其他更丰富的学科知识去了解,当然在要用到的时候再去寻找知识会太过的仓促,所以在平时学习的时候特意的去收集这一些知识才是正确的做法。
简单来说就是平时就要有意识的去收集这一些启发性知识,也就是当我们看到一个知识点时给我们一种“原来是这样”的感觉的知识,而该如何的累积呢?在我的笔记中我会有一个专门收集这类知识的笔记本叫做知识库,每当在学习或者阅读的时候,看到一些启发性知识,都能在第一时间把知识给储存起来,具体的做法是:我会把它制作成一张知识卡片,每一张卡片都会代表着一个知识点,而点开卡片的话,里面的记录方式是用三个层次:现象层、知识层、本质层来分析和记录一个知识点。点开任意一个卡片,除了知识的定义之外,还会从另外的角度分析这一个知识点,我会习惯性的深度去理解每一个知识点的含义。所以只要每一天的往自己的知识仓库里搬进一些知识卡片就可以了,慢慢的壮大自己的知识仓库。
第二步:深度处理知识
当我们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累积后,就可以在某一个领域里深度的构建一个框架,例如我一直对如何学习这一类的知识体系很感兴趣,也搜集过很多像刻意练习、主动阅读、费曼技巧等知识点,现在就需要努力的把这些知识都大致的构建出一个个的框架,这里还是要强调一点:先有知识点,后建立框架!不要在还没有知识点的情况下就建立框架,因为有一个很残酷的事实是,有时候我们的顿悟可能只是别人的基本功。
这时候要做的就是把知识点的属性来进行分类和归纳的工作,刚刚提到我已经收集了很多的知识点,如果不进行分类和归纳的话,是会有一种混乱的感觉,这时候你需要利用笔记软件的标签功能来进行分类和归纳,只需要多开一个标签,然后把知识卡片都转移过去就可以了。
但在这里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分类归纳的时候,需要一层一层的进行分类和,
归纳例如先把学习类的知识都归纳起来,然后再从学习类的知识点里继续的分类和归纳下一个层次的知识点,千万不要在第一层就越级归类第三层的知识点,这是我领悟到的一个教训。
第三步:形成知识体系
当我们把乐高模型都构建成一个一个局部的模型结构,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在这各种的结构和知识点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巨大的乐高城市,到了这个环节,知识体系就已经算是初步的完成了,而我们会得到一个知识体系的草稿,如果你身边有许多高手,你会发现每个人的知识体系样子都是不同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刚刚也说到知识体系是一个带有我们个人特色和感悟的知识产物,每个人的知识体系都会是不一样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原则,就是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形成一个内容输出,所谓的输出是一种重新结构化的手段,例如写作就是重新组合知识材料的手段,工作就是重新的对资源配置和各种能力的组合。
当我们已经根据知识库的内容初步的得出一个知识体系的草稿之后,一定要把里面的知识内容做出一个输出,不管是通过写作还是其他的方式都可以,因为只有在知识实践的的过程中,我们才能更深层次的了解知识,以找到体系里不协调的地方并且去调整它。
拿我来说,当我构建出自己的学习类知识体系之后,会在每一次的学习中都刻意的实践里面的内容,然后再根据过程中得到的反馈,不断的扩大和改进自己的知识体系,而知识仓库的概念,就是在实践学习类知识体系时得到的反馈,因为那时候察觉到自己有很多学习过的知识,都不能有效的运用出来甚至被遗忘,这才让我在学习系统中加入一个专门管理知识的知识仓库的结构,整个过程就是这样不断的从实践中获得反馈,再来迭代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且不必担心这一类的修改是会存在错误的,因为对于知识体系而言,永远不会有对错,只会有适不适合,毕竟这是我们自己的知识体系。
一个总结
知识体系的构建不是一个可以在短期内完成的工作,是一个需要一步一脚印,不断的进行迭代的工程,不要想在短期内构建一个知识体系的想法,需要每天都往自己的知识仓库搬进一些知识,让自己的知识仓库每一天都变大,才是一个最好的方式,普通人跟高手之间的差距从来都不是在职场上或者学习过的知识上,而是在知识体系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