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行

作者: 彪悍另一只猫 | 来源:发表于2019-11-30 23:57 被阅读0次

我爷爷养活六个子女,很不容易。

我大伯是我爷爷的长子,年轻时比较叛逆,我爸爸是排行第二,比较听话,是我奶奶的帮手,我爷爷其他四个子女比较听话,我爷爷比较重视教育,我大伯和我爸都是高中毕业后当兵,又转业回家务农,我三叔高中毕业后接替了我爷爷的工作,吃了商品粮,我大姑高中毕业后务农,我小姑和我四叔文化水平比他们低一些(初中毕业)。

爷爷年轻时比较重视教育,却不擅长教育子女,他对孩子们有物质的供给,但是缺少陪伴,他太严肃,他的子女对他不够亲近,他不善于表达情感,脾气有些暴躁,总是不客气地指出别人的错误,批评晚辈,让晚辈不愿接近他。

那时候爷爷是我们村庄里唯一一个吃商品粮的,是计划经济时代的采购员,常年在全国各地的忙着采购。他在村子里辈分比较高,又见多识广,可谓德高望重。

爷爷的几个子女都不善于家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他对待子女比较严肃。因为他常年不在家,对孩子的管教的任务就交给了不识字的我的奶奶。我奶奶忙于田地,和孩子们沟通不多。他的孩子们,也把这种亲人之间语言少的特点,传承下去。小时候,我就很羡慕别人家父母和孩子有说有笑,多沟通,关系融洽。

我的伯伯虽然不和我爷爷多说话,他也继承了我爷爷的经商意识,当厨师开饭店,在城里赔了钱,回老家开饭店,出租餐具桌椅,农村婚丧嫁娶大摆宴席时,他总是被请去当大厨。

送行

我的爸爸继承了我爷爷经商的意识,我爸爸带领村子里的人到大城市做房屋防水工程,我三叔我四叔也跟着去打工挣钱。

我的爷爷给他的四个儿子都娶了媳妇,每家又都有儿子女儿,可谓家庭幸福。

可是,我的爷爷却不重视女儿的婚事,我的大姑父是个特别不善于表达的人,一直在广东郊区捡破烂和开三轮为生,生活不算富裕。

我的二姑父爱说话,爱开玩笑,对我爷奶很和善,我很喜欢他。可是他却是个特别喜欢喝酒的人,他聪明过人,却因为喝酒后不理智,给家人找了许多麻烦,让我的小姑在中间为难。言传身教,他的两个儿子也爱喝酒。但,他们一家人,至少有说有笑,也挺开心的。

过去,信息闭塞,交通不便,村子里的人都喜欢和我爷爷交流。听他讲外面的世界。

后来改革开放,经济搞活,村里的人都富裕起来。爷爷老了,退休回到村子里,他开菜园,种庄稼,农闲时和村子里的老年人打麻将。年轻人不像以前那么尊敬他,有时嫌他唠叨。

再后来,爷爷80多岁时眼睛看不清,白内障严重,因为年龄太大,医生不愿意给他做眼睛手术,他最后几年的时间视力越来越差,几乎失明。

一辈子走南闯北,现在被困在院子里,因为眼睛看不见,他脾气更坏了,对人说话很不客气,谁在他身边他爱怪谁,大家都不愿到他跟前去。

在爷爷最后的几年时光里,他和奶奶离开老屋,住进我爸爸特意为他们养老盖的小院,院子里种的有青菜,屋内有卫生间,有空调,有自来水。

送行

爷爷最后的几年时光眼睛不好,腿疼,很少走出院子大门。

奶奶小脑萎缩,轻微脑血栓,刚开始说话不清,一条腿走路不方便,有人搀扶时,慢慢能走路。

有一次,爷爷想扶着奶奶走路,一不小心,奶奶摔倒髋关节骨折,从此卧床不起。

爷爷的六个孩子轮流伺候,各尽各的孝道,在这期间,爷爷的退休金基本能满足他和奶奶的饭菜钱和奶奶的纸尿裤的花费,这给子女减轻一些负担。子女们轮流来照顾他们一个月,爷爷奶奶吃穿不愁。

奶奶卧床一两年,她的子女轮流来照顾她,给她抓屎抓尿,屋子里外清理得干干净净,她的子女也算孝敬了。

我作为一个孙女,为爷爷奶奶洗过几次脚,为爷爷奶奶剪过手指甲、脚趾甲,我不嫌脏,因为我爸爸妈妈这样教我的。我爸爸经常开车带爷爷到县城去洗澡。奶奶还能行走时,我妈妈也曾带着我奶奶到澡堂洗澡。

奶奶卧床不起时,我曾亲眼看到我的小婶、我妈妈一起给躺在床上了奶奶洗头。(奶奶的床是护理专用床。)我想我的两个姑姑们一定做的更多,更细致。

每次我的奶奶生病住院,我的姑姑们都无微不至的照顾,我觉得她们真的是父母的小棉袄。

我的大伯虽然年轻时叛逆,爷爷年纪大了,总觉得大便解不下来,我大伯戴上手套,亲自下手去帮助他检查情况,上药。

因为我的四叔住的地方离我爷奶住处比较近,我四婶去照顾的更多一些。每次我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都是我四婶来做饭招待。

虽然爷爷奶奶教育孩子不够和蔼,但孩子们都明白大道理,都比较孝老爱亲。

爷爷活了88岁,最后一次住院治疗时,我去看望他,他躺在床上闭着眼睛,还能听出我的声音,能说出我的名字。我给他买了蛋糕,但他不想吃,虚弱得眼睛都不想睁开。

爷爷明白自己快要离开了。他告诉我爸爸他想回家。我叮嘱在医院陪床的我的爸爸,要趁这个机会,给我的爷爷进行最后的临终关怀,让他安心离开,不留遗憾。

我的爸爸一直陪我爷爷聊天,听我爷爷讲了很多过去的事情,最后,爷爷被接回家,我姑姑给长期卧床的我的奶奶穿上棉裤,把她抬到爷爷身边,两个老人进行最后的道别。我爷爷的六个孩子都在身边,爷爷安详地离开了。

2019年11月初二,下午3点15分,我亲爱的爷爷安详地离开了。

爷爷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是有开拓精神的一生,他到过祖国的很多地方,见识过很多事情和风景,品尝过全国各地的美食,养育6个子女成家立业,他很了不起。

爷爷年轻时,每年过年从外地回来,都会买很多我们在农村没吃过的好吃的糖果给我们吃,每年过年,我们都盼望着给爷爷磕头,爷爷会给我们好几张崭新的大票子当压岁钱。

爷爷是文化人,我中师毕业后,有一次给爷爷聊天,说到一个人肚里有墨水,随口说了一个词“满腹经文”,爷爷当场指出是“满腹经纶”。我查了字典,才确定爷爷是对的。

我是爷爷的孙子辈中年龄最长的一个,爷爷年轻时在省城有办事处,我爸爸妈妈带着我到过省城,对于农村的孩子,那是我最初见识外面的世界,开阔了我的视野,让我觉得我与同村的孩子不同。

我参加工作后,给爷爷买过一顶帽子,买过一件军用大衣,每次回老家,我会和爷爷聊天,他总是抱怨眼睛看不见,心里难受。我开导他,眼睛瞎的人,心里更明亮,我请他讲讲他年轻时到过的地方,遇到的有趣的事。我说:”你看不见时,就在脑子里回忆年轻时经历的事情,慢慢回忆,打发时间。你多了不起,真的是过的桥比我走的路都长,吃的盐比我吃的米都多。”每每听到我的夸奖,爷爷都会乐的哈哈大笑。有一次我还听到他高兴的唱起了曲子。

爷爷88岁了,生命到了尽头,我理智地以为爷爷解脱了,再也不用忍受眼睛看不见的痛苦。我并不觉得特别悲伤。我觉得他应该无牵无挂了。

爷爷离开了,我们在为送他最后一程做准备。

村子里的亲人都来了,年长者统筹安排,分配年轻人该做哪些事情,女人们撕白布,缝纫白色帽子、白色孝衣、撕白色围巾。

送行

男人们要把红花梨材质棺材,内部用紫色和白布装饰一周,就像给新房子贴壁纸一样。

还有懂得风水的大师在为我的爷爷选择墓地,让爷爷能保佑子孙健康,兴旺。

还有位堂兄去选择柳树,砍成坟头上的柳栽、几根小柳枝条,表示惜别和留住财富的美好。

送行

我的爸爸在白布上书写:

伤心难禁千行泪,悲痛不觉九回肠,音容宛在。

送行

我的弟弟、我的老公、我的妹夫和我的一位堂兄、一位堂侄儿,用梯子爬到大门,把这些字挂起来,贴在大门两侧。

送行

我的妹妹帮助做小彩旗据说是68面,是用来划定墓地范围,就像拉院落一样。

送行

我的一位堂伯用高粱杆子做”令箭”,我的一位堂兄在用柳条做弓,据说这是为我爷爷准备的看墓地的武器。

送行

而我的大伯带人去采购宴席需要用的食材。

那天阳光很暖和,大家都说是爷爷心疼子孙,才选择这样的日子离开。

一切准备妥当,晚上爷爷的六个孩子守灵。

第三天,亲朋好友都来送爷爷最后一程,唢呐吹着悲伤的曲子,当我带着我的丈夫我的孩子,妹妹带着他的丈夫,我们随着长长的送行队伍送爷爷走最后一程时,我想到躺在床上的我的奶奶,她失去了相处一辈子的丈夫。我看到我的大伯、我的爸爸、叔叔们、姑姑们几步一跪地磕头,我听到姑姑、我妈妈、婶子悲伤地痛哭的声音,看到我大爷、叔叔和我爸爸痛哭,我忍不住嚎啕大哭。从此他们再也看不到他们的父亲。我为他们感到悲伤。

爷爷入土为安了,愿爷爷保佑我们珍惜亲情,好好活着。

相关文章

  • 送行

    当纸钱的余烟与灰烬四散飘扬在灰色的长空这个清晨的静默就被那个哭喊的女人撕扯得格外凄冷 他走了,那个是儿子,也是丈夫...

  • 送行

    脚下的土地是你的故乡 轻轻送走的云 在天空中飘荡 这样亲近的味道仅落在故乡 若是远行无风 云如何来到你的身边 春风...

  • 送行

    一场雨,淋湿所有归来的亲人您乘坐春天的末班车离去 雨不曾歇,洗净这世间最后一段的路程 尘埃让出一条路黄白穿插的菊花...

  • 送行

    黄土随风,漫洒一方。晚霞染亮了天际,陌上菊花依旧挺立。长亭下,古道旁,我设宴与君饯别,杯酒入肚,眼色迷离,挥袖高歌...

  • 送行

    我本不想来给你送行的 这一次 却注定要以一生的思念 解我的孤寂 以一世的诗词歌赋 读我的情痴 这一次 爱情真的劫难...

  • 送行

    我渴望他去南大,老婆盼他去西交。儿子拍拍胸脯,说"保证两全其美",于是高考后就把我俩领进了西南交大。这样就有了下面...

  • 送行

    又一次收拾好行装,离家去上班,爸早早起来煮好稀饭,待我收拾洗漱完后,爸已经把一碗不烫的小米稀饭端在茶几上,让我赶紧...

  • 送行

    晨风阵阵,送君归,列车隆隆西行。 两旁青山数不尽,条条绿水环绕。 块块稻田,秧苗点点,如水墨画卷。 一览而过,脑中...

  • 送行

    金秋九月,我拿着自己的通知书和行李只身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这个我将要生活四年的地方,我心心念念的大学生...

  • 送行

    昨天才获悉前央视主持人李咏去世的消息,今天又传来武侠小说作家金庸因病去世,真是世事无常啊。唏嘘复唏嘘,他们曾给我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送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fga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