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确实是由一系列的不舒适构成的,所以不惧怕不舒适,或许是成长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
懒惰、放纵、自制力不足,根源都在于认知能力受限,看不到某事能带来的巨大收益,因此就不足以产生足够的动力。广义上来讲,认知也是一种智慧。
一个人想要记住更多的东西,肯定需要不断用模糊词去归类,用更少的词语锁住更多的内容,从而给记忆其他事物腾出更多的空间。
大部分人时时刻刻都在通过别人的评价认识自己
装”这种行为也是一样的,每当你表现出来的价值高于自己的真实价值时,你都相当于在给弹簧加力。
不装,有利于你在认清自己的道路上,迈出一大步。所以别装,千万别装。
对一个正确的道理表现出懒惰,就是认知能力不足的体现。
所以选择懒的这个行为,本质上是看不到正确做事能带来的巨大好处。
要玩使劲玩,做事就好好做事
每当我们希望自己在某个层面更上一层楼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机会。不管是量变引起质变,还是突如其来的“好运”,都需要一个开启的条件。
每个机会其实都是靠一个个碎片拼出来的,没有前面积累的碎片,你就难以拼出下一个图形,而没有下一个图形当中的一块碎片,你自然也无法拼出下下个。
对于任何一个看似没有机会的领域,我的建议都是,与其将时间浪费在原地踌躇和等待,不如先做起来试试。
而很多人之所以不愿意先做起来,是由于他们喜欢用静态思维看待问题,总是认为在环境不变或环境变差的条件下,现在看不到机会就意味着以后也看不到机会,所以不想浪费时间。
你看很多有钱人,他从不请人吃饭,也不给人好处,但就是有一堆人围着他转。我把这类称为“资产性人缘”他的好人缘建立在他有值得他人“图谋”的地方,所以哪怕他什么恩惠都不施,只要有潜在的收益期望存在,他的好人缘就会一直存在。
知识不是无用,是你不会用
当他们认为自己真正意义上相信“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的时候,其实他们的潜台词是“高分就是高等学府的通行证”,以及“高等学府就是高薪的象征”。
所以我们会看到那些在学校里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并不一定是未来最有出息的,因为学校和社会完全是两种竞争模式。
学校里的竞争更类似于标准跑道上的赛跑,裁判一声令响,大家同一时间出发,顺着规定的跑道,谁先到终点谁赢,非常简单。而社会上的竞争则更类似于定向越野跑,告诉你起点和终点,你自己选择最合适的路去走。你可以走大路,也可以抄小路,还可以翻山。管你用什么方法,先到者胜。更有甚者,连跑都不跑,直接坐车就走,只要裁判没看到就行。
学校里的竞争统一考勤、统一休息,而社会上的竞争则自由得多,没人告诉你该早自习了,没人告诉你今天上的是语文还是数学。你可以自由安排你的时间,也可以自由安排你的方向。所以这完全是两种模式,需要的知识也天差地别,没什么可比性。
阅读分为系统阅读和碎片化阅读
所以随着碎片化阅读变得越来越便捷,你会发现很多人好像什么都懂一点,但要真问两句,可能什么都不是真懂,这就是现有框架下大量碎片化阅读的后遗症。
圭臬[ guī niè ]
古时测日影的器具
人格决定钱格,金钱影响道德。??
无节制地省钱是错误的金钱观,无节制地花钱也一样。
在开源和节流产生冲突的时候,通常情况下,坚定地站在开源这一边。
让别人挣到钱就是让自己挣到钱。
金钱是价值的外在表现。
别人付你钱,是因为你向他们提供了价值,你的所得就是你提供的价值在当前市场中的单价乘以惠及的人群数量。于是,你帮助的人越多,你的帮助价值越大,那么你挣的钱自然也就越多。
窨 [ xūn ]
同“熏”,用于窨茶叶。把茉莉花等放在茶叶中,使茶叶染上花的香味
另见 yìn地窨子;地下室。
东汉的孙敬为了念书不打瞌睡把头发绑在房梁上,只要疲劳头一低就会把自己疼醒,继续看书,这是头悬梁。战国的苏秦为了念书不打瞌睡就预先在桌子上备好一个锥子,只要疲劳瞌睡虫袭来,就马上往自己大腿上戳一下,把自己疼醒了好继续看书,这是锥刺股。
花不必要的钱叫浪费钱,花不必要的精力叫浪费精力,它的中心思想都是围绕三个字——“不必要”。
省钱的初始动机在于贫穷,而不是美德。
一方面,你的自身价值一直在提高;另一方面,钱一直在缩水。你会突然发现,以前觉得很多很多的钱,现在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得到,所以不仅是你的钱贬值了,你之前的劳动也贬值了,因为现在单位时间的劳动价值远远大于以前。于是对于那些自身有“快速升级”能力的人来说,“攒”的行为就没有多大意义了。
有些人花钱在打游戏上,突然就靠游戏挣钱了;有些人花钱在吃上,突然就靠吃挣钱了;有些人花钱在买书上,突然就靠知识挣钱了;还有人花钱在请客吃饭上,突然也靠朋友挣钱了……10年以后,有些人花着、玩着顺便把钱挣了,可另一些人却只是原地踏步,再一看自己攒了10年的钱,竟然什么也买不了。
对于进取型人格来说,无节制地省钱,省掉的除了钱,还有让自己变好的可能。
正确的省钱方式,可以在不牺牲体验和其他重要代价(比如更高代价的时间成本)的前提下进行。比如去电影院看电影,60块钱一张票,突然发现团购有优惠,一分钟能搞定,而观影体验又一模一样,当然可以选择省钱。所以要想学会正确的省钱姿势,先得知道什么东西是我们的成本,省了钱以后增加了哪些显性和隐性成本,以及收益和成本之间的关系如何。
总体来说,除非你是非常进取又聪明的强能力者,否则适度积累永远是有必要的。
当然重要,但是重要跟稀缺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并不是越重要就会越贵。空气重要吗?重要。贵吗?不要钱。
时间可以赚,时间是变量。这不仅是物理学上的概念,从人生哲学上看也是如此。
注意力才是计算有效时间的关键,滥用注意力的隐性成本非常高昂。
丰富自己的时间经历等于变相延长寿命。
时间用在哪里,决定了你是谁
方向大于程度,这是一个常识
敝屣:
[ bì xǐ ]破旧的鞋。比喻没有价值的东西:弃之如~。屣
行善或者关心他人,本质上都是为了自己。
正确的社交方式是极少量的长期社交加大量的短期社交。???
知恩图报并不正确,既然知了恩就不要图,要马上报,因为恩情会随着时间被打上折扣???
很多时候,模棱两可的说辞只会让对方认为事情有转圜的余地,从而不停地说服你
原始吸引力递减的速率与性行为的发生频率成正比。
mò 殁:
死:病~。也作没。
阈值[ yù zhí ] :
1.在自动控制系统中能产生一个校正动作的最小输入值。
2.刺激引起应激组织反应的最低值。
你在4岁的时候可以选择学钢琴,也可以选择玩泥巴。但当你选择了玩泥巴后,在你24岁、34岁的时候,你就可能会很想知道如果自己当初选择学钢琴现在会如何。可惜时间不可逆转,于是只能在自己的掌控范围之内,去试图看看自己的另一种可能,哪怕只是看个大概有点接近的影子。
就拿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来说,最重要的三要素是运气、智慧和努力,努力只是其中的一个要素而已。
努力,虽然不是成功的充分条件,但一定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那些成绩特别好的学生,特别好与人分享。你有什么不会的题目去问他,他会把自己会的跟你说得明明白白。
你的收入,就是你价值的真实反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