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如今旅行的方式多种多样,跟团游、自驾游、家人游、情侣游,还有一种旅行方式,一直为文艺青年所津津乐道,那就是一个人旅行。
我有幸在今年四月份一个人下江南,来了一次一个人的旅行。
原以为对于一个人的行程我会胆怯,然而并没有。
半个月的游历,让我更加认识自己,原来我也可以如此勇敢,如此果断,面对陌生的环境我也能安之若素,波澜不惊。
一个人坐飞机,一个人住,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拉着行李一路狂奔差点赶不上火车;
一个人观察人间,欣赏景色,用手机拍遍了风景,唯独没有拍自己;
当夜色降临,我喜欢坐在空荡荡的民宿房间里,小声播放着我喜欢的钢琴曲,提笔写日记,记录一天的行程与感想。
02
在扬州时遇见一个谈得来的房东,他一家人都十分热情好客,他有一个乖巧的三岁女儿,那小女孩一见面就跑过来叫我“姐姐”,我一把抱住她,她也不惧,只是笑眯眯地看着我。
我整理好行李后,房东太太在门外叫我,原来她煮了一碗饺子,说天色晚了,一个人出去吃饭多有不便,将就着在这吃吧。
我笑着答谢,说江南多灵秀,人竟也如此温和平静。
房东夫妻二人有说有笑,扬州话听上去有些像上海话,口音软软的,甜甜的,像我们广西的糯米甜酒,叫人怪亲切的。
03
在湖州南浔住在一位已退休的老先生家,晚饭后他和我谈起一段自己年轻时的经历,回忆那些闪耀着青春华彩的岁月。
恢复高考后1978年他是如何边劳动边学习,考上了大学,后来又是如何顶着家人的压力脱离体制,走上了自由设计师的道路。
他是地道的上海人,去过广东,独闯北京,最后选择落户江南,在南浔与女儿居住,女儿把房子改成民宿,也算是让老父亲在招待五湖四海的游客时有一个可以说话的陪伴。
那个夜晚,老先生对我说了一句话,让我至今难忘——
“这世上除了死,没有什么困难是过不去的。”
04
我很感激一路上遇见这么多心怀善意的人,在南浔古镇遇见一位东北老太太,退休前是一名语文教师,在古镇的一座名人故居里和我一碰面便觉投缘。
她说自己年纪大了,不喜欢热闹,只喜欢一个人到外面走走看看,拍拍照片,遇见说得来的人就作一作伴,说不来的就自己走,谁也不打扰谁。
我给她拍了许多照片,老太太看过后心满意足。我说未来有机会也想去东北看看,老太太连忙摇头道:“东北有啥可看的,冰天雪地的......”
两人谈得尽兴,仿佛是祖孙俩一同出游那般。老太太皮肤白皙,竟无一点老人斑,她还贴心地把自己几十年来的“护肤秘诀”传授给我听。
后来古镇下起了绵绵细雨,我正要开伞,她说不必——就是要淋着雨走在青石板上,才有足够的韵味呢。
那一瞬,在她白皙的脸上,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十六岁少女的微笑。
古镇逛遍,要分别了,临走前老太太轻轻抱住了我,然后笑着对我说:“后会有期。”
我也多希望,这人间所有的知心知己都能后会有期。
可是世上的人千千万万,能说得上的话又有几个?
都能再重逢吗?我希望如此吧。
05
在旅行中,我都是着便装,背着一个斜挎包,一双休闲鞋,无须太耀眼的装扮,以最舒适方便的原则来,否则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多麻烦和不便。
我走在街头,如同当地人一般,就像一个刚出门要去工作的上班族。
我把脚步放慢,以最淡然的姿态行走在一条条陌生的街道,观察别人的生活,才发现每座城市的生活都大同小异,每个地方的人的表情都相差不多。
一样的工作,一样的生活,一样的时间,一样的朝阳和落日,一样的白天和夜晚。
是无数普通人在建造这个国家,是无数平凡人在浇灌着我们脚下的大地。
平凡也可以造就伟大,伟大最终仍是要归于一尘、一土、一平凡。
一个人旅行的夜晚,我在日记里写下的,无外乎都是这样的思考和文字。
06
关于这段经历,其实还有很多没说,没写,没来得及回忆;
还有很多复杂的情感,怅惘的思绪,很多关于未来的思考,没来得及下笔成文,也许未来在一个寒风萧瑟的夜晚,会忽然想起,也说不定。
不过仍是要忠告许多热衷于一个人旅行的年轻人,不要为了一个人旅行而一个人旅行,那样没有太大意义。
孤身在外,是需要有准备、有智慧的。需要你有一颗清晰、明白的头脑,知道自己是谁,在做什么,下一步要如何去走,这一行的目的,拍每一张照片的意义。
只有这样,你才能在一块陌生的土地上,在一个陌生复杂的社会环境里,得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不被别人伪装的好意蒙骗,能识别真假,识破骗局,遇见真和善。
一个人旅行,不是要远离人群、脱离人群。
恰恰相反,一个人旅行,是要靠近人群,靠近群众,靠近你来的那座城市,听他们说话,看他们高兴时的表情,用眼,用心,用思考去体会,去发现,去观察,去倾听。
不是一个人跑到偏僻无人的角落去矫情,去抒发,去吟咏。
除非你有足够的智慧,否则不要那样做。
当你内心足够强大时,没有人可以对你造成侵犯,你会听到别人听不到的声音,看到别人永远看不到的世界。
未来,后会有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