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刚到办公室便听刘老师说:李同学的爸爸说要把他接回家一天,说是要好好教育他。我们几个老师一听,感觉这个方法还是可行的,因为李同学在学校也是不学习的,上课睡觉,下课打球,经常迟到,作业不写,总之在不在学校,于学习而言,真是是意义不大。如果他爸爸经过一天的教育能让他有所改变,那我们老师真是求之不得。
平心而论,李同学并不是坏孩子,他只是不学习,除了学习之外,大致还是比较听话的,只是作为孩子,总还会有些小毛病。当下课后李同学进到办公室,刘老师告知他他的爸爸要过来接他的事情,他没有多说什么。刘老师又告诉他,他爸爸希望各科老师都给他布置点作业,他也没有反对。
作为语文老师,我询问了他写的作业情况后,果断了布置了一些作业,数学老师,物理老师,历史老师都布置了相应的作业。刘老师是一个特别细心的人,她把各科老师布置的作业汇总在一张纸上,边写边开玩笑说:我对自己的儿子都没有这么下功夫呢?
我们几个也笑了,当着李同学的面,数学老师说,其实李同学人品也不错,是个好孩子,就是不学习。我们几个也这样认为,也纷纷列举李同学的优点。李同学虽然没有说话,但是他知道在老师心目中他并不是坏孩子。
老师们真诚的讨论着李同学的优点,你一句我一句。这种不用批评的方式进行教育,我感觉特别好。相信孩子也愿意接受这种方式。临走的时候,刘老师叮嘱李同学拿好作业单,不要丢了,要认真完成作业。还开玩笑说:要是你回家你爸打你了,你可别站着不动让他打,该跑还得跑,他肯定追不上你。你看昨天为啥让你练习跑步,就是为逃避挨打做准备。
我们听得都笑了,刘老师真可谓“深谋远虑”,我接着说:确实不能等着挨打,没地方去重新跑到学校来,你班主任随时都欢迎你。
这看似玩笑的话,其实是真的,毕竟不是班主任让他回家的,而且我们和家长沟通的目的,只是希望家长能够协同我们要一起教育孩子,并不是希望家长把孩子暴揍一顿。
很多孩子都怕家长到校,也怕老师给家长打电话告状,其实老师告状的可能性不大,实话实说是真的。李同学笑着离开了,我想这样的教育方式真好。
每个孩子,不管成绩如何,他都是希望能得到家长,老师或者同学的关注的,更是在意这些人的评价。如果孩子身上真的没有学习因子,那就不要强逼着孩子学习,可以学个特长,可以学习为人处世,总之孩子有素养,有内涵就行。
希望我们老师以后和孩子们沟通时,都能用智慧和艺术做支撑,有温和而坚定的态度处理他们,这样才能让孩子的心灵更健康,人格更健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