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今日寒露。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惦记起了节气,迷恋上了节气养生,可能真的是走向衰老了。
日子被这样分割成15天一小段,过起来竟然感觉飞速。
感觉秋分刚过,树叶在慢慢变黄,可还执拗地挂在枝头不肯飘落,还没来得及做好秋分时节的润肺温热养生准备,窝瓜南瓜还没吃几口,网购的杏仁茶还没到,一下又到寒露了。
地上忽忽地落了一层又一层树叶,又到了秋风扫落叶的季节了。所谓“春捂秋冻”中的秋冻也不能实行了。
“清风泛寒露,夜久气转凉”。早晚温差也越来越大,保温成了养生的重中之重。“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不能再穿凉鞋了啊!
因为久离乡村,对露水的感知越来越少。回想起儿时大清早就漫山遍野跑,鞋子裤脚被露水打湿的情景,竟无比怀念那时的生命力。
那天恨恨地唠叨“现在的孩子们大都不接地气,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老想不付出辛苦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可人到中年的自己,又何尝也是“不接地气”啊!
那天听中医养生讲座,说“在大自然中漫步”可以去掉与过敏同在的抑郁情绪,缓解因季节引起的打喷嚏流鼻涕等过敏症状。“接地气”,“户外活动”,“与大自然接触”竟然是讲座中提到最多的事项。
仔细想想,整日窝在家里不见太阳,远离了大自然中的风霜雨露,住在高高的半空中,连手脚都懒得多伸一下,哪里还有什么“地气”可讲。
生活在农村的人,确实比生活在城市中的人要积极乐观豁达一些,那些亚健康不会找到他们,可能真的是与大自然多接触的缘故。
我们这一代人,大多都是苦苦努力,才从农村走向城市,脱离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寒生活,过上了相对温暖舒适的城市生活。
可如今人到中年,却又无比怀念农村的一切了。中医养生说“晒太阳是最直接补充阳气的方式”,可好像就连晒太阳,也是得在农村才能晒得酣畅。
城市里那些高楼大厦大大提升了时代的科技性,却也阻挡住了很多“人之初,性本善”的互通。人与人之间除了提防还是提防,就连人与太阳之间,也似乎隔着千山万水。
人都是这样,还是只有我是这样?喜欢的事情一阵一阵的。
很长一段时间喜欢用娱乐来缓解精神上的疲倦,总是在午饭之后迫不及待地奔赴约定,用整整一下午的时间蹉跎人生。
而后又迷恋过一小段时间非洲鼓,在那个小小的鼓面上捶捶打打,似乎也能释放出内心不会准确表达的情绪。
在认识中医老师之后,又执着于中医养生,迷恋起了药食同源,关注起了节气与身体的关联。
尽管给家人调配了治疗“牙龈松动”的药剂却引得他喉咙肿痛了好几日,觉得“只是自己学艺不精”所致,还是深信“大病治不了小病自己治”这个“偏方”。
不知道自己还会不会再有新的喜好,但怎样度过日子,肯定还会有相应的事情需要去认真做。
越来越懂得现实生活与自己想要的生活有太多的差距,根本不是曾经向往的仗剑走天涯那般爽快。要么财力不尽人意,要么情感难以持之以恒,要么身体日渐衰落,要么鸡零狗碎不间断……
认真做好手边想做的和需要做的事情,内心不拧巴,坚信“每一次量变一定会引起质变”,不是这样就会是那样,就这样过日子吧。
不能让平平淡淡的忙碌带走对生活的热情与憧憬!以后的日子还长,一定会有更好的事情发生。
看朋友圈里,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做着各种各样的文案。
喜欢读书的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卖袜子的说“别让寒意从你的脚底侵入”;喜欢喝茶的说“寒露过后,煮一壶热茶,与仨俩好友围炉而坐,是人生最惬意的事情”;卖化妆品的说“养颜是最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他人的一项终生事业”……
我说,记得寒露过后要润肺,要保暖,要多出去晒晒太阳!
共勉!
作者简介:胡杨,喜欢以小资的情调、温婉的文字,将琐碎的生活描绘成一幅画。感谢阅读,欢迎关注,往后余生,我们一起乐观度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