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若,人生只如初相见

若,人生只如初相见

作者: 陌陌小鱼 | 来源:发表于2017-09-17 20:29 被阅读0次

无意中看了一本书,白落梅的《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

第一次知道徐志摩,应该是在语文课本上学的那首很美的诗《再别康桥》,我很喜欢,现在还记的那时候拿着最漂亮的笔记本一遍遍的诵读。曾今也大概知道徐志摩、林徽因和梁思成的故事,但其中的很多细枝末节、前因后果也是不慎了解的。

今天莫名的抽出了他们的故事,也是一种微妙的缘分吧。很显然,作者十分钟情于林徽因,温婉细腻的文字很容易让读者感到共鸣。她笔下的林徽因不仅如白莲一样安静而优雅,更多了一份灵气与理智。那样的女子,那样的故事,的确不是人人都可以以这样的结局收场的。这也许就是林徽因怎么能把建筑和诗歌联系起来的原因吧,有人带着调侃的语气描述她是,诗人里面最会搞建筑的,建筑师里面最会写诗的。

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

得之,我幸。

不得,我命。

如此而已。

-------徐志摩

我们的人生会有许许多多不同的际遇,但真正懂你的人并不是都能有幸遇到的。徐志摩应该算是幸运的,在他24岁那年,遇到了林徽因,她16岁,正是如花的年纪。林徽因出身官宦世家,其父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善诗文,工书法。虽然是庶出,但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自幼便陪同父亲游历欧洲各国。美丽又富有才情的林徽因碰到了浪漫而又儒雅的徐志摩,他们相互吸引,谈论文字和音乐,从昨天到明天,仿佛有说不完的话。找到了彼此惺惺相惜的人,又如黑暗之中一直苦苦追寻的人。爱了就是爱了,真爱了,许多思想,许多心境,甚至行为,都难以把握。但那时,他已婚,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一个一直追寻理想,追求婚恋自由的诗人,却迫于家人的意愿娶了从未谋面的张幼仪,这样的生活对于一位多情的才子,确实有些残忍。但是一位从未离开故土的温良女子,为了照顾在外求学的丈夫,踏上遥远的异国他乡,举目无亲的生活,面丈夫无情的冷落,心里又要承受多少委屈。换来的只是那么轻薄的一句,“对不起,不能爱你!”那么多情的他,给她的全是无情。他的痴傻全都给了另外一个女子,为了许她一个未来,甚至要求妻子堕胎和他离婚。仿佛觉得面前的女人和孩子只是他追寻爱情的绊脚石,迫不及待的和他们撇清关系。

但这时的林徽因却突然消失了,她知道他有责任,她不愿看到那个女子哀怨的眼神,还是不想满怀愧疚的生活。她的爱比一般女子多了一份清醒,遇到是多么不容易,怎么忍心说别离。也许只能当做是一个美丽的错误。否则现实的利刃只会让他们伤的更深。“我懂得,但我怎能应和”。这也许是当时她对徐志摩最想说的话。她的转身那样决绝,那样仓皇,也是避免自己受到伤害。再加上旁人始终还是因为她收到了伤害,也许就是这个原因,很多人觉得她在感情上的自私,但谁又分得清呢。也许那样感性的徐志摩是早就注定了不能和如此理性的林徽因走到一起。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心波,

你不必惊讶,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失了的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

------- 《偶然》

后人对林徽因到底有没有爱过徐志摩争论不休, 也许用现在社会的话来说,徐志摩是适合谈恋爱的人,梁思成才是适合结婚的对象。徐的爱情炙热而浪漫,梁的爱来的更宽容而平实。梁思成给了她完美的婚姻,但我更愿意相信林徽因真正爱的人是徐志摩。她婚后同梁思成共同走过了中国15个省,20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多处古建筑物,比如像河北赵州石桥等。不仅参加了国徽和人民纪念碑的设计,对拯救传统景泰蓝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就算最后抱病卧床也坚持帮梁思成编写建筑专业的论著,其实这也是一种美好的人生,他们有共同的事业和信仰,并能一起为之努力奋斗终身,也许对林徽因这样理智的女子,相对于感情,事业更能撑起她的天空。

徐志摩是在一次飞机事故中逝世的,而他乘坐飞机就是为了赶去北京听林徽因的学术报告,得之消息后,林徽因极度伤心,为他编织花圈,到事故地点捡了一块飞机残骸,拿回家挂到墙上。并写了一篇《悼志摩》。也许她早已把他当成了知己。

还有一个人,是不得不说的,哲学家金岳霖。他们算得上是志趣相投,长期以来,一直是毗邻而居,常常是各踞一幢房子的前后。金岳霖对林徽因人品才华赞羡至极,十分呵护;林徽因对他亦十分钦佩敬爱,他们之间的心灵沟通可谓非同一般,一次林徽因哭丧着脸对梁思成说,她苦恼极了,因为自己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如何是好。林徽因对梁思成毫不隐讳,坦诚得如同小妹求兄长指点迷津一般。梁思成自然矛盾痛苦至极,苦思一夜,他终于告诉妻子:她是自由的,如果她选择金岳霖,祝他们永远幸福。林徽因又原原本本把一切告诉了金岳霖。金岳霖的回答更是率直坦诚得令凡人惊异:“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他不忍看到深爱的人为他感到痛苦,所以毅然的在退出,只是默默地守候,不求得到。他应该是最让林徽因感动的人。现在的多少那男男女女在爱情里计较着自己付出了多少,又得到的太少。却再没有像那个男子一样爱到了骨子里。决不会因为因为任何人、任何事、磨砺了多少时间而有丝毫的黯淡,反而越发的悠远深沉。

纵然徐志摩对林徽因的爱那样炽热如火,最后也遇到了风情万种的陆小曼。

相伴数十载,恩爱一生的梁思成,也在她病逝后,娶了自己的学生林洙。

自始至终追随她,终生不娶,不离不弃的只有他。在林徽因逝世时,金岳霖为她做了一副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她在他心中永远如四月天一样美好洁净。也许在那样的时代,爱上一个人,便是一生一世的事情。

多年后的某一天金岳霖邀请众多好友到北京一聚,众人不解,席间,他突然拿起酒杯起身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而那时林徽因早已去世多年,望着白发苍苍的金老,又有多少人不会湿了眼眶呢?他守了她一生,即使她人早已作古,却还是孑然一身,她生时,陪着她,她走了,又陪着她的孩子,梁从诫一直称他为金爸,他所有的爱都留给了那个女子。到了古稀之年记者向他采访林徽因时,看到一张从未见过的林徽因的照片,便死死的攥到手里,像个孩子一样央求把照片送给他。问起有什么话想对她说时,“我所有的话,都应该同她自己说,我不能说,”他停了一下,“我没有机会同她自己说的话,我不愿意说,也不愿意有这种话。”他说完,闭上眼,垂下了头,沉默了。

后人总想探究林徽因到底最爱谁,他们三个又到底谁才是最爱她的。这其中的纠葛,恐怕连他们自己都理不清。不管是在过去还是现在,看尽人间,不过就是你爱他,他爱着另一个她。还有一个你不爱的他。不说这几个人,人世间的很多故事都是彼此纠缠,那里是个头呀,陆小曼负了王庚,跟了徐志摩,最后还是和翁端正度过余生。徐志摩负了张幼仪,去追寻林徽因,最后还是为了陆小曼劳碌奔波。林徽因负了徐志摩,和梁思成婚姻幸福,但还是愧了金岳霖。其实在爱情里的付出,没有任何人强迫,一切都是自己心甘情愿的。所以也怨不得谁,最终又能说清到底谁负了谁呢。

作为一本林徽因的传记,这本书的作者在里面加了不少个人观点,看下来更像是优美抒情的散文。很多人对林徽因褒贬不一,作为一个名人,这很正常。喜欢她的人把她描述的仿佛如仙子般不可亵渎,厌恶她的人又言之凿凿,其实历史难免有偏颇,还有很多谜团都未曾解开,林徽因近乎执拗地向凌淑华要徐志摩的遗物八宝箱,这其中又有什么隐情,为何在生命的最后一段,一定要见张幼仪呢,她的确有很多不能理解的瑕疵。即使是和她同时代的,也有十分欣赏喜欢的,比如沈从文,萧乾。还有挖苦讽刺的,比如冰心,钱钟书。一个个都是大家,我们又该信谁呢,不能因为他们曾在各自学术上的成就,就神化了谁,每个人都会有缺点,都会犯错。我们喜欢一样东西,本能的不想上面有一点污点,但更应该客观的看待。既然已经过去,也许没有人能找到当初的真相。

那我宁愿让自己相信她还是个美丽的女子!

你是一树一树的梨花,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

是暖,

是希望,

是人间的四月天。

相关文章

  • 人生若只初相见

    人生若只如初相见 带一点羞涩 带一点憧憬 人生若只如初相见 有一些拘谨 有一些真诚 人生若只如初相见 没有那么多的...

  • 灵魂的刺猬 :人生若只如初见(外一首)‖ 宁古塔作家

    人生若只如初见(外一首) 作者 / 灵魂的刺猬 人生若只如初见 遇见的不一定相见 相见的不一定遇见 只如初见若人生...

  • 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人生若只如初见百般厌烦愿相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情深缘浅自欢喜! ...

  • 2017-11-01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人生何必如初见,但求相见两不厌。

  • 人生若只如初相见

    人生若只如初相见 人生没有重头再来 一辈子过的人 该怎么选择 若只选定初见的那个人 那要错过多少人 而你有是否十分...

  • 人生若只如初相见

    今日同学会,好久没见的同学们异常开心。聊孩子、聊工作、聊生活、聊近况、聊未来。 谈到近况,不禁让人唏嘘。2018年...

  • 若,人生只如初相见

    无意中看了一本书,白落梅的《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 第一次知道徐志摩,应该是在语文课本上学的那首很美的诗《再别康桥...

  • 人生,若只如初相见

    日月如梭,在这燥热的夏,趴在窗台上望向不远处的青砖黛瓦,天光寥落,仿若带着幽微馥郁的心境,漫步在苍凉的深夜里...

  • 人生若只如初相见!

    人生若只如初相见! 世界上无论什么食物都是初见第一眼最让人心动,也最为美好。初见时只是一个转身,甚至是不经意的一眼...

  • 人生若只如初相见

    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曾说过“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所以有时候我便常常在想,如果我与她保持着最初的相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若,人生只如初相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fpm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