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学问那学问,老了也有学问?是不是太过矫情?非也?老了后的学问,涉及老人晚年生活幸福与否,芸芸众生不可不查——至关重要!西瓜视频平台上,三宝夫妇在多伦多作品中,涉猎了很多:老了后如何与子女相处的事例,互联网络平台上,很多老年人,连篇累牍上传自己变老过程中,让自己晚年幸福的“独家秘笈”。如此看来,老了后还真的有一番讲究,老了后并非是野蛮生长的不管不顾,恰如孔夫子所说: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才是老了后最好的活法。
老了后学会独处:变老的路上,咿呀学步的孩子们,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小天地,之前一天忙到黑的热闹趋于平静,孤独成了老了后,每个老人都必须面对的常态,学会独处,学会享受孤独的岁月,学会让孩子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和子女保持一碗烫的距离,让距离酿就变老路上的美酒。
变老的路上,学会换位思考,无论是否与子女生活在一起,站在子女位置上考虑问题,是老了以后必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儿女有了自己的小天地,无论儿媳、女婿,都是你的客人,更要有换位思考的常态化处事方式,拿着自己不当外人,往往是与子女关系僵化的导火索;换位思考是与子女和谐相处的润滑剂,但凡老了后尽享天伦之乐的老年人,都是换位思考料理儿女关系的睿智者。
变老的路上,学会自强、学会独立生活,很多老年朋友认识上有个误区:觉得万事都仰仗孩子,大事小情都有孩子照顾,事无巨细都有孩子承担,才是享受孝顺的福报。事实恰恰相反,真正晚年幸福的老人,都有着非常自主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过于的儿女照顾、伺候,会让我们在不应使用拐杖的年龄,过早的离柱拐杖;会让我们可以让随意放飞的时光里,折断了飞翔的翅膀;会让我们任性而为的岁月,被紧箍咒似的失去了自由。
变老的路上学会说话,不倚老卖老,不动辄就我是你老子——口无遮拦,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口无遮拦的随口一句,极有可能伤及骨肉亲情,学会说话是每个人一生的修行,更何况垂垂老去我们。语言的力量,很多情境下,可化腐朽为神奇,会扶大厦于即倒。记得随女婿女儿去美国房车旅行,快结束行程返回时,女婿驾驶租赁的房车,撞坏了车顶一角,女婿迅速无语沉默,“没事,不就是赔偿么,你老爸听着”!一句话,似定海神针,女婿的情绪很快稳了下来,几年后,他和朋友谈及此事,不无感慨的说道:我老爸真给力,关键时刻一句话,我七上八下掉在嗓子眼的心,一下子稳了下来。
变老的路上,学会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是老年朋友晚年幸福的制胜法宝,飞速发展的时代,日新月异的当下,新思想、新理念、新观念,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墨守陈规,只能被时代所淘汰;抱残守缺,只能让余年幸福与你失之交臂。试想:不懂移动支付,怎么实现说走就走的旅行?怎么实现买全国、买世界的享受?怎么实现一机在手,走遍神州无忧的梦想?与时俱进的老年朋友,往往是余年生活绚丽多彩的乐活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