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一个用于创建对象的接口,让子类决定实例化哪一个类,使一个类的实例化延迟到其子类。

工厂方法的目的是使得创建对象和使用对象是分离的,并且客户端总是引用抽象工厂和抽象产品。
下面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interface Shape {
void draw();
}
class Circle implements Shape {
@Override
public void draw() {
System.out.println("draw circle.");
}
}
首先,创建了抽象类shape和它的实现类circle。
interface ShapeFactory {
Shape getShape();
}
class CircleShapeFactory implements ShapeFactory {
@Override
public Shape getShape() {
return new Circle();
}
}
其次,创建工程类。
ShapeFactory shapeFactory = new CircleShapeFactory();
Shape shape = shapeFactory.getShape();
shape.draw();
客户端使用时原则上只和抽象的ShapeFactory和Shape打交道。
但是这里CircleShapeFactory是直接new出来的,我们改成以下方式:
abstract class ShapeFactory {
abstract Shape getShape();
public static ShapeFactory getFactory(String type) {
if ("Circle".equalsIgnoreCase(type)) {
return new CircleShapeFactory();
}
return null;
}
}
ShapeFactory shapeFactory = ShapeFactory.getFactory("circle");
Shape shape = shapeFactory.getShape();
shape.draw();
我们给ShapeFactory加了一个静态方法来获取工厂类,在客户端直接使用此方法来获取工厂类,这样客户端不需要和具体类打交道了。
但是等等,getFactory方法怎么这么像静态工厂呢,拐这么大弯创建对象值得吗?直接通过静态工厂模式创建对象不行吗?静态工厂和工厂方法有什么区别?
为了解答这些疑问,咱们先来看一下静态工厂和工厂方法的区别。
静态工厂模式:优点-比较简单,只需要创建简单工厂类,即可根据传入的参数创建不同的对象,缺点-如果增加新的对象需要修改工厂类,违背了开闭原则。
工厂方法模式:优点-支持对象的扩展,新增一种对象只要按照规则创建对应的工厂类和对象即可,由子类决定具体实例化的对象,把简单的内部逻辑判断转移到客户端代码。缺点-如果创建对象比较多,会导致需要创建的类数量过多。
总的来说,简单工厂模式和工厂方法模式基本类似,简单场景下,使用简单工厂即可,复杂场景,需要支持对象扩展时,建议使用工程方法模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