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早晨早起打卡,还真没想到今天是春分。
早就知道春分就是春天最中间的那一天,到了春分,昼夜等长。看书看网上,春分这天南北都有很多习俗,可是仔细想想我们这里,却感觉啥习俗也没有,连个农谚似乎都没有。小时候常听母亲说“春打六九头”,这是说的立春的时间,也常听母亲说“谷雨前后,栽瓜种豆”,这是说的谷雨节气。哦,想起来了,母亲还说过“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算算时间,这是说春分的,因为冬至交九,冬至之后九十天可不就是春分?这么说春分是春耕之时。只是,现在这个时代,哪里还有什么耕牛遍地走!不过,妹妹昨天妹妹说她回家浇麦子了。好久不去田野里了,现在似乎已经忘了田地里是哪种状况了。
今天,《诗经》吟诵群里一起学吟诵的济南的唐老师约我周末一起去参加《诗经》吟诵公益行,到春天里吟诵《诗经》,我心动了,我畅想那该是件多美的事啊!感觉过了年我还没出去,春天早已来临,不知不觉间外面早已花海如潮。上周末走出家门,看着遍地春花,却突然发现缺少了往年的那种心动。前几年不用外出旅游,只在周围转转就欣赏不够的春花春景,如今却看不到让我眼前一亮的感觉。是这两年疫情加读书宅在家里太久了吗?春还是那个春,不能一亮的恐怕不是春花春景,而是我的眼睛我的心情吧!所以看到唐老师相约,真的很想走出去看看,再进入春天里感受一翻,但是想想还是算了。周末要出去听课,就算我想去,我一个人也出不了门。约的地方不近,我自己开不了车,公交又不方便。若说租个车,又感觉有些荒唐。所以只能放弃,所以,我终究不愿放下手头的一切而努力走进春光里。
春分,不找点活动,我们这里真的是啥活动啥习俗都没有。书上网上说的一个都没有。就算吃春菜——去挖野菜,好像也不是因为春分而为之。植树更不是。今天在办公室里,就没听到一个人提到过春分这事。
如今,说起春分,只是告诉我们春天如今已经到了哪里。尽管如此,但是我还是喜欢说一说它的名字,读读它旧日的习俗,静静悄悄地触摸一下这个美好的节气。今天还特地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了提这个节气,讲到了一点古代习俗,目的就是让学生知道一点传统文化知识。此时,突然想起陆游的那句“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的诗句,这是说那时那地民间在祭祀土地神呢,多热闹啊!如今,生活的快节奏少了很多很多敬畏天地自然的仪式,人活得早就脱离了大自然。
看看手里的书,一下又注意到了这几句农谚: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
“惊蛰早,清明迟,春分播种正当时(我一直知道的是“白露早,寒露迟,秋分麦子正当时”)”
“二月惊蛰又春分,种树施肥耕地深”
一切都走远了,还是看看春分饮食养生吧。春天适宜吃韭菜、豆芽、豆苗、莴苣、草莓、桑葚、樱桃,宜甘不宜辛,更不宜饮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