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340894/e0ca8b1e61725c25.jpg)
1.
徐志摩,1891年生于浙江海宁,18岁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到上海沪江大学、北京大学求学,21岁赴美留学,24岁到英国剑桥大学当特别生,闻名于世的《再别康桥》便作于此。
1922年,从国外回国,开始文学创作。回国后,在报刊杂志上发表多大量的文章和诗歌。第二年,成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
徐志摩游学经历丰富,曾去过英国、美国、印度等国,文章和诗歌都蕴含了非常浪漫的异国情调。
1931年11月19年,乘南京往北平的飞机,因为雾气过重,飞机迷失方向,机坠人亡。
![](https://img.haomeiwen.com/i2340894/a77b278d9c7b637d.jpg)
2.
徐志摩一生最能成为大家茶余饭后谈资的就是他的感情和他的诗歌。
三个女人,三段纠结的情绕,三个不同的情感经历。
在哪个年代,对爱情的自由追求就是对封建包办婚姻的挑战,徐志摩破开了封建婚姻的牢笼,选择跟随自己内心的想法,追求自己的理想中的爱情。或许,最后,都不是那么圆满,不能如他所愿,可是,刹那间的燃烧足够祭奠一生一世。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一首特别美的诗歌,而我却偏爱他的《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也许是因为尽力太多了,才把太多的意象融入于此,让人看偶然的无数次。坎坷,邂逅,人生就是这样,不必讶异,也无需无须欢喜。
父母包办的婚姻是偶然,与林徽因的恋情是偶然,与陆小曼的风波也是偶然,他学习金融是偶然,倾心康桥是偶然,飞机失事更是偶然。这些偶然就像一根穿线的珠子。
用清爽的句子,描绘出情感、人生微妙的相遇。
![](https://img.haomeiwen.com/i2340894/c679fd81d91023e6.jpg)
3.
徐志摩,游历世界,接受不同国家的文化基因的滋养,阅历让他的思想更自由,学识让他的眼界更有宽度。所以,他的诗常常能够品味出自由、美、爱的意蕴。
此外,他这一生还受国外的一位哲学家影响特别深刻——罗素。当初,去英国剑桥留学原因也是因为罗素。
到英国期间,广交名流,如狄更生、曼殊斐,还大量的阅读了西方大作家们的作品,如莎士比亚、雪莱、华兹华斯。
西方的文化冲击改变了他对世界的看法,他的眼界更加宽阔,思想更自由。所以,他才肆无忌惮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对林徽因、陆小曼的追求,大胆冲破了世俗的观念,这样肆无忌惮地追求爱情,佩服!
![](https://img.haomeiwen.com/i2340894/58f01335a3e2ae97.jpg)
4.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偶然》、《翡冷翠的夜》等是我都喜欢研读的作品。
他的作品产生出来的诗歌的建筑美、音乐美,令人回味无穷。
如:
走着走着,就散了,回忆都淡了;
看着看着,就累了,星光也暗了;
听着听着,就醒了,开始埋怨了;
回头发现,你不见了,突然我乱了。
让人陶醉,清脆、缥缈、流畅!
读着,读着真的会让人心碎、心疼!
网友评论